俄烏戰事推高能源油價 全球進入高物價時代

新加坡各地的美食廣場,民眾排隊搶購國民美食海南雞飯,因為鄰國馬來西亞供應短缺,6月1日起停止出口活雞,現貨用完就會斷炊,白切雞淋上香辣醬料,熟悉的好口味不但要漲價,還可能一段時間吃不到。

海南雞飯業者符女士說:「到時候我們就賣炸雞,因為雞飯一定要新鮮的雞才能煮。」
連鎖海南雞飯業者陳先生也說,「基本上都是進口活雞再屠宰,所以出口禁令會讓我們無法再賣雞飯,這就像麥當勞沒漢堡,或是可口可樂沒了可樂。」
高度都市化的新加坡,糧食非常仰賴馬來西亞進口,包括3成的雞肉,來源一夕短缺,有的雞飯業者考慮改用口感比較差的冷凍雞肉,或其他的新鮮肉類,但新加坡通膨已經達到10年高點,業者營收勢必受到衝擊,甚至面臨生死存亡。
海南雞飯業者陳先生說:「如果我(7個攤位)每個月損失,12.6萬新元(約合270萬台幣),我們將在一個月內破產。」
馬來西亞為控制通膨與國內的短缺,暫停每個月360萬隻活雞的出口,是繼印度小麥、印尼棕櫚油之後,亞洲國家又一個保護主義行動。但雞農面對各項成本高漲已經很難獲利,現在更擔心長期穩定的海外客戶找到其他供應者,一去不回頭。

馬來西亞雞農祖卡弗利說:「如果我要吸收更多損失、貸更多的款,我不如去當Grab叫車的司機。」
國際糧食價格指數3月達到1990年有紀錄以來的最高點,今年4月的價格,如果跟2014到16年間的平均相比,糖跟肉類上漲兩成,穀類價格上漲7成,油類上漲137%。
南韓消費者說:「我早餐通常吃麵包和即食麵,會買餅乾之類的零食,最近麵粉漲價了,所以價格也漲了,所以我在超市只選擇促銷品。」
國際小麥價格上漲,讓8成糧食依賴進口的南韓非常有感,家用袋裝麵粉同比去年漲2成,煎餅與油炸用粉有的漲到3成之多,民眾購物精打細算,餐廳業者所有食材成本大增,漲不漲價左右為難。

南韓湯麵餐廳業者李先生說:「我們的麵條和湯都要用麵粉,麵粉的價格上漲了大約15%到20%,我們擔心如果提高價格,會給我們的老顧客帶來負擔。」
原油價格上漲,讓下游的煉油副產品價格也持續走揚.在日本,製作塑膠產品的合成樹脂,製作塑膠袋的低密度聚乙烯,都有兩位數字漲幅,東京的食品包裝與垃圾袋製造商,今年已經兩次漲價,5月下旬批發價漲幅達到32%,牽動所有需要包裝的產品價格。哪怕是小小一盒納豆,從外盒到標籤,甚至醬油包芥末包,成本都在漲,短期間很難找到替代包材。
日本消費者說:「納豆價格差不多是100日圓(約合台幣22元),如果漲價的話,我會再考慮一下。」
這禮拜歐盟通過折衷制裁協議,禁止9成俄羅斯原油進口,未來區域內能源與物價只能繼續拉高,今年5月份,德國、西班牙、比利時通膨高達8、9個百分點,都是幾10年來的高點,希臘國民小吃烤肉捲餅變貴,平常一次買3份的主顧現在只買一份,業者坦言要不是觀光客人潮回流,早就撐不住。
烤肉捲餅餐廳業者哥拉斯說:「我已經無法維持生意,只要原材料漲,我就得漲,誰付得起,誰來吃,否則我們沒有其他選擇,我們會關門大吉。」
美國觀光客迪西斯說:「我願意花10歐元(3倍價格)買那個捲餅烤肉串,因為太好吃了。」
德國推出每月9歐元,覆蓋全國旅行的鐵路大眾運輸票,還調降燃油稅;法國大賣場促銷品項,從過去主打比較高價的電子產品,轉向民生糧食,爭取對價格越來越敏感的顧客們。
法國消費者說:「我會看促銷廣告,因為物價一直漲,我們省一點是一點。」
俄羅斯與烏克蘭加起來佔全球三分之一的大麥小麥,以及一半的葵花油產量,此外俄羅斯也是全球化肥的主要供應國。為了穩定糧食危機,聯合國出面牽線與俄羅斯協商,希望透過一系列交易,解除黑海封鎖,讓烏克蘭2000多萬噸穀物與葵花油能從黑海敖德薩港出口,同時也確保俄羅斯的糧食與化肥能夠進入國際市場。

俄羅斯表示準備與土耳其協調,為烏克蘭港口的糧食出口提供便利,但要求解除相關制裁。美國則表示,俄羅斯糧食化肥並未受到直接制裁,將發函讓保險與航運業者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