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政策
-
無所不在的塑膠微粒,正影響人們的健康與環境!【獨立特派員】
|生活從飲用的礦泉水水瓶到外帶的咖啡杯與餐盒,從日常佩戴的口罩到呼吸的空氣,塑膠微粒早已滲入人類生活的每個角落。這些肉眼看不見的塑膠微粒,已被證實存在於自然環境、生物體、人體器官,甚至大腦中。隨著國際社會將於八月展開塑膠公約談判,面對塑膠微粒帶來的健康與環境挑戰,全球正處在行動與改變的臨界點。
-
全台40夜市、市場減塑 7月起不主動提供塑膠袋
|生活逛夜市或菜市場經常雙手美食,手提塑膠袋用量可觀。為推廣減塑,環境部7月規劃在全台40處夜市、傳統市場推動示範減塑,到時候攤商將不主動提供購物用塑膠袋,而台北市寧夏夜市將成為全台首個減塑示範市場。
-
全臺40搭夜市、市仔 7月開始禁止免錢塑膠袋
|為著欲推廣減用塑膠,環境部七月拍算佇全臺灣40搭的夜市仔、傳統市場,推動示範減少塑膠,就親像講店家袂閣主動提供塑膠橐仔,臺北的寧夏夜市會變做全臺頭一个減用塑膠的示範市場。(這條新聞標題、前言是臺語文。)
-
塑膠減量近5成使用重量卻增 環境部:未管制市場和夜市致
|生活環境部統計,20年來塑膠袋減量率50%、降至100億個,免洗餐具也減量達46.3%。不過,有立委質疑數量減少,但整體使用重量卻增加,認為政策沒打到痛點,對此,部長薛富盛坦言,目前管制對象不包含傳統市場和夜市等,這些場所用量占6至7成。
-
港明年4月起餐飲全面禁塑 環團籲參考台環保杯政策
|全球香港面對塑膠垃圾爆量決定從明(2024)年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開始,禁止當地將近3萬間餐飲店家提供拋棄式塑膠餐具;現在已經有咖啡店免費提供鋼杯租用。另外有環保人士提出,台灣自備環保杯可以折價的措施也值得參考。
-
雲林11月起禁一次性塑膠杯 違者最高罰6千元
|地方為配合環境部限塑政策,雲林縣從11月1日開始禁用一次性塑膠杯,而為了讓業者及民眾提早因應,雲林環保局去(2022)年就推動環保餐具、循環杯租借等服務,接下來若有業者違反規定,將依《廢棄物清理法》規定開罰,處新台幣1200元以上、6000元以下罰鍰。
-
印度推限塑政策 首波禁吸管、包膜等一次性塑膠用品
|全球近期印度開始推出限制塑膠用品的政策,特別是吸管、包膜等所謂一次性塑膠用品,成為第一波列入全國禁止使用的項目。環保團體認為這是重要的一步,但做得還不夠。而一般民眾,尤其是經營小型商店的業者,認為政府應該指出可用的代替品,再逐步推動禁令,才不會對市民生活過度衝擊。
-
-
全球加速減塑 台灣禁塑時程設定卻晚
|產經台灣的限塑政策從2002年開始推動,環保署公布2030年完全禁用一次性塑膠用品的時程表。不過在世界各地的減塑中,歐盟決議2021年、印度預計2022年全面禁用一次性塑膠。我們減塑開始得早,但禁塑時程設定得卻比較晚,到底為什麼呢?來看我們的深入報導。 佔了地球面積百分之七十的海洋是生命源頭,但面對人為破壞,大海逐漸變成垃圾場。 環保署廢管處副處長劉瑞祥表示,「我們一年八百多個,每個人平均八百多個,所
-
全球加速減塑 台灣禁塑時程設定卻晚
|產經台灣的限塑政策從2002年開始推動,環保署公布2030年完全禁用一次性塑膠用品的時程表。不過在世界各地的減塑中,歐盟決議2021年、印度預計2022年全面禁用一次性塑膠。我們減塑開始得早,但禁塑時程設定得卻比較晚,到底為什麼呢?來看我們的深入報導。 佔了地球面積百分之七十的海洋是生命源頭,但面對人為破壞,大海逐漸變成垃圾場。 環保署廢管處副處長劉瑞祥表示,「我們一年八百多個,每個人平均八百多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