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環保團體代表上午前往行政院,指出環保署長張子敬在任期間,台灣的環境治理大倒退,呼籲蔡政府在改組時,下架漠視環保的署長張子敬。對此,張子敬表示尊重環團的訴求。
國發會今(28)天和環保署、經濟部等多個部會,一同公布淨零轉型的階段目標及關鍵戰略,到2030年投入預算將近9000億元,也希望2030年能夠相較於2005年基準年,達成碳排放量減24%加減1個百分點的目標。
減碳是全球共識,台灣也喊出2050要達成淨零排放。但有民間團體在9月期間進行調查,發現有超過6成的民眾不知道淨零排放為何。就算聽過,但何時達成淨零也只有3成民眾知道是在2050年,另外近一半民眾認為政府在因應氣候變遷的表現並不好。
國發會於今(2022)年3月底發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至今相關單位尚未公布2030年的減碳目標,民進黨立委蘇巧慧質詢環保署長張子敬,2030排碳是否減半?署長張子敬回應,中國2030年才達到排放峰值,台灣要用自己的方式去做。
外交部長吳釗燮赴立法院報告,也針對環保署長張子敬擔任特使,出席OOC「我們的海洋大會」,是台灣首次以官方身分受邀,吳釗燮表示,用台灣名義參與國際組織是一大進步。
環保署長張子敬前往帛琉擔任特使,參加「我們的海洋大會」,對於解決海洋污染發表專題演講,這也是我國首次以官方身分受邀,而環保署長更是歷來的最高層級。除此之外,瑞典代表團訪台,在下午出席國際記者會,強調此行就是表達歐洲支持台灣的訊號,要嚇阻中國。
針對紙容器回收,民進黨立委洪申翰指出,目前後端回收量高達十七萬公噸,但是在前端業者申報製造量,卻只有六萬公噸,環保署坦言短報原因是不少地下工廠在生產。
週末明後兩天,紙風車基金會將在國父紀念館廣場舉辦園遊會,演出「環保劇」。氣候變遷議題持續發酵,但近期環團批評高雄市,推動鋼鐵業空汙管制「太寬鬆」,市民還要忍受五年才有感。環保署長張子敬回應,如果要求工廠通通關掉,也無法達到改善目的,將會和地方政府持續滾動檢討。
第三場公投意見發表會,珍愛藻礁由東海大學教授林惠真對上前環保署長詹順貴,林惠真強調,不論是原方案或是替代方案都會破壞藻礁,相關設施還將讓海水上升3.5度,成為「三接海鮮鍋」,詹順貴予以駁斥,強調升溫不到0.5度,也表示自己當初也不能接受原方案,但願意為外推方案掛保證,可以兼顧到藻礁生態系。
Career politician Lee Ying-yuan died at the age of 68 on Nov. 11. President Tsai Ing-wen made the announcement and offered her condolences on Facebook.Lee Ying-yuan died at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