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政策
-
印度推限塑政策 首波禁吸管、包膜等一次性塑膠用品
|全球近期印度開始推出限制塑膠用品的政策,特別是吸管、包膜等所謂一次性塑膠用品,成為第一波列入全國禁止使用的項目。環保團體認為這是重要的一步,但做得還不夠。而一般民眾,尤其是經營小型商店的業者,認為政府應該指出可用的代替品,再逐步推動禁令,才不會對市民生活過度衝擊。
-
-
全球加速減塑 台灣禁塑時程設定卻晚
|產經台灣的限塑政策從2002年開始推動,環保署公布2030年完全禁用一次性塑膠用品的時程表。不過在世界各地的減塑中,歐盟決議2021年、印度預計2022年全面禁用一次性塑膠。我們減塑開始得早,但禁塑時程設定得卻比較晚,到底為什麼呢?來看我們的深入報導。 佔了地球面積百分之七十的海洋是生命源頭,但面對人為破壞,大海逐漸變成垃圾場。 環保署廢管處副處長劉瑞祥表示,「我們一年八百多個,每個人平均八百多個,所
-
環境素養調查 民眾「減塑」觀念逾80分
|產經環保署公布了國人環境素養的調查結果,在觀念題方面,對於少用塑膠袋的部分,受訪民眾大多在80分以上,這也顯示有意減少使用塑膠袋和塑膠吸管;但在行為調查方面,被問到是否有自備餐具?有上班族只獲得55.1分,呈現知行不一的落差。 減塑觀念似乎深入人心,環保署委託學者進行「環境素養調查」,對於少用塑膠袋與吸管,從學生組、教師組到民眾組,得分皆在80分以上。有工作的民眾,得分最高來到92.5分。不過在行為落
-
羅馬環保新招 回收廢塑膠瓶換地鐵車票
|義大利首都羅馬推出廢棄塑膠瓶折抵地鐵車票的服務,希望能喚起民眾的環保意識,吸引許多人共襄盛舉;印度則在2號正式實施進一步限塑政策,禁止使用6大類拋棄式塑膠用品,有餐廳業者拍手叫好,卻也有工廠員工叫苦連天。 一個接著一個把廢棄塑膠瓶投進機器中,義大利羅馬的地鐵站排起人龍,大家搶著要做資源回收。原來當局推出回收塑膠空瓶換車票的活動,喚起民眾的環保意識。 羅馬地鐵員工表示,「在手機首頁,可以找到『回收
-
限塑延宕、回收無方 監院糾正環保署
|產經針對塑膠垃圾汙染嚴重、限塑政策成效有限,監委張武修針對環保署延宕限塑時程、未健全回收機制提出糾正案,環保署表示會繼續努力,不過澄清,推動兩次限塑政策有減少商店塑膠袋用量,但工業用以及網購用袋膜確實讓塑膠用量成長。 秀出一張張前往彰化與宜蘭漁港視察的照片,監察委員張武修指出海洋垃圾汙染嚴重,除了漁網漁具難以清除,他認為環保署推出兩次限塑政策還是無法解決塑膠廢棄物氾濫問題,尤其塑膠袋尚未公告為應回收
-
EPA Launches Plastic-Free Initiative|"四不塑"起跑! 夜市.景點環保愛地球
|On Apr. 22,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convened a press conference to launch an anti-plastic campaign. The campaign calls for "plastic-free commercial districts," "plastic-free consum
-
4/22世界地球日從源頭減塑、推動環保
|今天是世界地球日,環保署推出「不塑商圈」、「不塑消費」等四大主題,並邀請縣市政府及民間企業參與合作,例如台北市寧夏夜市就全面改用環保餐具。 用舞台劇方式,宣導民眾從生活中減少塑膠製品使用,事實上近年來已有不少店家自發性減塑,例如台北市寧夏夜市商圈,總共180個攤商,幾乎已全面改用環保餐具,圾圾清運費也從十年前的一年30萬,減為一年15萬。 台北市寧夏夜市觀光協會理事長 林定國說:「請我們的攤商將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