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袋
-
-
壽山動物園獼猴圍嬰兒車找食物 園方籲勿激烈拉扯避免受傷
|地方高雄一名龐小姐,上週推娃娃車帶孩子到壽山動物園,才短暫離開娃娃車沒幾秒,就出現猴群包圍嬰兒車,將車子推倒、翻找食物,把她嚇了一大跳。對此動物園回應,有設置看板以及廣播宣導,提醒民眾留意,呼籲民眾將食物放在包包裡,面對猴子搶食也不要激烈拉扯,以免受傷。
-
野放石虎「壽司」疑遭不測 特生中心籲民眾通報下落
|文教科技南投集集特生中心去(2021)年12月野放石虎「壽司」,保育人員本(12)月才剛發文慶祝野放1周年。但30日接獲發報器傳出的死亡消息,追蹤發現發報器遭割下放進塑膠袋,研判可能遭遇不測。特生中心表示,如果民眾通報誤捕不會有罰則,希望趕緊搜尋到壽司的下落。
-
-
燃料漲逾2倍 肯亞貧民窟燒塑膠袋煮飯
|全球高通膨讓許多底層老百姓生活陷入危機,住在非洲肯亞貧民窟的居民,因為買不起木炭或柴火,紛紛改用塑膠袋來生火做飯。不過,焚燒塑膠會產生戴奧辛等有毒物質,專家警告,這種做法不只對人體健康有害,也會對環境造成汙染,同時提高全球暖化的風險。
-
香港因疫日理2300噸垃圾 將蓋焚化爐人工島
|全球香港仿效中國的清零政策,短時間之內興建方艙醫院來收治患者,還使用許多防護裝備和一次性的塑膠製品,來阻隔病毒傳播。不過這種做法,也導致香港的垃圾量增加,回收場平均一天要處理2300噸的垃圾,更衍生許多環境汙染問題。
-
減少垃圾量 雲縣府與賣場合作推「袋袋相傳愛惜站」
|地方雲林縣因為沒有焚化廠,目前縣內每天320公噸垃圾,有超過一半暫時堆置。為了減少垃圾量,雲縣府呼籲民眾做好垃圾源頭減量,環保局與連鎖賣場合作,在縣內二十家賣場門市設置「袋袋相傳愛惜站」,將再利用購物袋整理消毒後,放置在賣場供民眾取用,期盼能達到「自備、重複、少用」的目標。
-
台塑宣布2025年起停止供應一次性民生用品塑料 民眾大呼不便、店家憂成本提高
|生活台塑公司在29日的股東會宣布,為了呼應減塑的環保趨勢,從2025年起,將停止供應一次性民生用品塑料。而這些包含民眾外帶,最常用的免洗餐具,或是保鮮膜等等,不少民眾大呼不便,店家也憂心成本提高。環團建議,還是要從生活習慣檢視,政府也提供誘因,才能達到減塑效益。
-
南韓熱裂解技術 能把塑膠袋變成石油
|地方塑膠垃圾難以分解,危害生態環境,成為各國都頭痛的問題。南韓的研究人員,利用熱分解技術,把廢棄的塑膠袋提煉作燃料使用。 雖然近年減塑的觀念逐漸普及,但塑膠袋用完就丟超級方便,還是幾乎離不開現代人的日常生活,但變成垃圾時要花幾百年才能分解,對生態環境造成威脅。南韓能源技術研究院,便發展出一套對抗塑膠汙染的做法,將用完的塑膠袋提煉成為高品質的石油。利用「熱裂解」技術,將塑膠垃圾絞碎成小碎塊,並以攝氏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