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光電
-
和平電廠擬推海洋溫差發電 村民憂綠帶功能消失
|地方發展再生能源不只是靠風力跟太陽光電,和平電力公司現在也打算在和平電廠北側推動「海洋溫差發電」的計畫,規劃裝設6.4MW的發電機組,還要鋪設全長約3公里的輸電電纜。但今(11)日的環評初審中,和平村民表達擔憂,怕對當地帶來更大的衝擊。
-
嘉義2滯洪池光電板被颱風掀翻 專家:受損規模對發電影響不大
|產經丹娜絲颱風襲台直撲嘉義縣布袋鎮,布袋新塭及義竹東後寮滯洪池,數百面水面型太陽能光電板被掀翻、破裂,引發民間團體擔憂,破碎光電板有汙染水體生態的風險,呼籲政府盡速清除善後。經濟部能源署也特別聲明,受損規模約15MW(Mega Watt),呼籲社會各界應理性看待整體災情。
-
屏東光電浮台脫落漂流海岸 業者遭罰停用海域3個月
|地方受到颱風影響,屏東佳冬離岸太陽光電系統浮台脫落,大量黑色結構體漂流到海岸,最遠甚至漂到高雄林園,有居民擔心廢材會影響漁民生計與生態環境。旭東公司雖然緊急進場清除,但是屏東縣政府今(9)日表示,業者沒有在限期的48小時內清除完畢,將依法裁罰,並停止旭東公司使用該海域3個月。
-
立院通過「2028無煤中火」 為何台電認定不可行?原本如何規劃減煤?
|產經立法院日前通過「2028無煤中火」提案,但台電回應,原本規劃2034年達成無煤目標,若提前至2028年可能會癱瘓電力系統。為什麼立院要提案推動2028年中火無煤?台電為何認定此一目標不可行?台灣目前減煤進度如何?「核電歸零」後,全台電廠發電量占比出現什麼變化?
-
台灣正式進入非核家園 台電稱會循序支持再生能源
|環境台灣上週未關閉最後一座核電機組,正式進入非核家園,提倡再生能源發展的團體今(19)日強調,目前核能已經歸零,再生能源更應持續發展、成長;不過包括核能學會等的團體,強調核電不會排放二氧化碳造成空汙,工業大國因此紛紛重啟核電。對此台電強調,發展再生能源是國家政策,會循序漸進支持再生能源發展。
-
-
啟動農村微水力:存在哪些問題與挑戰?【我們的島】
|環境交錯縱橫的水圳,是農田的血脈,源源不斷滋養著土地上的生命。許多社區團體、學校,希望藉由水的力量,建立農村的公民電廠,然而,現實往往不如想像,在啟動農村微水力的過程中,究竟會面臨哪些問題和挑戰?
-
車諾比核災39週年 烏克蘭擬災區發展再生能源
|全球車諾比核電廠反應爐爆炸是人類史上最嚴重的核子事故,今(2025)年39週年,日前烏克蘭當局指出,今年2月俄羅斯以無人機攻擊,導致防止輻射外洩的石棺受損,目前還在評估如何修復。另一方面,電廠內則布滿太陽光電板,官方有意在這片禁區發展再生能源。
-
陽明山小油坑發生火災 消防局長:1個月內完成火調
|社會陽明山國家公園七星山小油坑昨(14)日發生火燒山事件,大火狂燒5小時,更一口氣燒掉50公頃。今(15)日北市議員質疑,國科會委外調查案其實早已結束,懷疑標案結束後廠商就將設備丟在山上,年久失修導致火警,根本是人禍,感測器自燃也非首次。對此消防局長莫懷祖回應,預計火調會在1個月內完成,會移給警察局,也會移送檢調。
-
農加電 有解嗎?|農民、業者、政府如何看農電共生【我們的島】
|環境近年農地、魚塭大面積變更為光電案場,引發的環境衝突與社會抗爭不斷,相較於農地完全變更,農電共生走的是另一種途徑。目前政府只允許禽畜舍溫室等屋頂型光電,地面型和簡易的網室不在允許範圍,是否要進一步開放,農民、政府部門、業者、各有不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