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核家園
-
賴清德拋「核電緊急使用說」 行政院:政府非核家園立場未變
|環境能源政策是2024年總統大選的熱門話題,賴清德28日拋出正規畫已經停機的核能機組,維持未來可以緊急使用的可能,被解讀是非核家園政策大轉彎。對此侯友宜表示,2025年非核家園真的做不到,核安做好、核廢料妥善處理,核能就是選項。柯文哲認為,不能只要台積不要核電,必須務實的處理能源政策。政院重申,非核家園的願景是台灣共識,政府的立場從沒有改變。
-
2024大選/侯稱配套做好核能是選項 柯籲務實處理能源政策
|政治能源政策是2024年總統大選的熱門話題,賴清德28日拋出「核能緊急使用」的話題,也被解讀是非核家園政策大轉彎。對此侯友宜表示,2025年非核家園真的做不到,核安做好、核廢料妥善處理,核能就是選項。柯文哲認為,不能只要台積不要核電,必須務實的處理能源政策。
-
蔡英文重申推綠電決心 學者:穩定供電是挑戰
|環境綠能發電是國內能源發展重要目標,總統蔡英文今(19)日再度強調發展綠電決心,也會開發氫能、地熱等新技術,不過經濟部坦言目前綠能開發挑戰不少,像是風力發電如何兼顧環保、開發風電用地與提升自製率。有學者認為,國內風力發電產業才剛起步,如果要求自製率,無法快速增加發電量,加上政府訂下高比例的綠能供電目標,未來要如何提供穩定綠電將是一大挑戰。
-
目標全球2050淨零碳排 IEA:核電發電量須倍增
|全球國際能源總署「IEA」多年來都視核能為減碳的重要方法之一,上個月底發布最新報告,強調全球要在2050達成「淨零碳排」,核電必須倍增。支持核能的學者認為,各國力求能源自主與安全,蔡政府非核的年限可考慮延後,不過,反核環團強調,國內核電廠已超過申請「延役期限」,不用核能一樣可達成「淨零碳排」。
-
實現非核家園 比利時2025年前關7座反應爐
|全球為了達到「非核家園」承諾,比利時聯合政府23日決定,將在2025年關閉國內7座核能反應爐,能源缺口可能用天然氣發電取代。但協議也有條件,一旦無法確保穩定供應能源的話,不排除讓兩座最新的核反應爐延役。
-
話說從頭/吵了40年,核四公投會是終局之戰嗎?
|政治即將在18日登場的四大公投,其中第17案「重啟核四」,回顧歷史,從1980年首度提出,歷經4位總統與多名行政首長依舊未解,爭議原因,在於人民對核四的不信任,或是核四始終無法通過運轉測試的根本問題?要了解核四爭議,我們必須重返20年來的關鍵轉折。
-
車諾比核災35週年 台灣環保聯盟籲民眾思考重啟核四危險性
|今天是車諾比核災35週年,台灣環保聯盟特別舉行記者會,強調台灣應該堅定走向非核家園的目標,也針對828的核四重啟公投,希望民眾審慎思考核能可能造成的危險性。 台灣環保聯盟創會會長施信民表示,「這個提案也是我們部分台灣人民所提出的,不過這樣的一個提案,也促使我們邁向非核家園的路上,有多了一個變數。不過這樣的一個提案的提出,也是一個機會,讓我們人民能夠針對核四的存續做出一個最終的決定。」 環保聯盟強調
-
藻礁公投連署書破61萬 鄭文燦:已盡力將對藻礁影響降最低
|珍愛藻礁公投連署到3月10日截止,目前已經衝破61萬份,桃園市長鄭文燦在臉書PO文近2000字談藻礁,也點名新北市府會反對三接改設台北港,強調盡力將對藻礁影響降到最低。環保團體則說重話,認為民眾希望保育,政府卻還在推拖,希望開聽證會直接溝通。 一早郵差又載來一箱箱的連署書,志工也忙著拆信、整理連署書。珍愛藻礁公投連署衝破60萬大關,截至9日已經來到61萬3476份,還是有熱情民眾不斷送來連署
-
環團永續環境評比 雙北、桃、中、屏高獲優等
|產經台灣環保聯盟等環保團體,針對能源轉型及氣候變遷、國土規劃及生態保育等各面向評比,最終將台北、台中、屏東等六個縣市列為優等,而台東縣則是分數偏低,還有改善空間。 翻開厚厚一大疊文件,這都是環保團體和各縣市的文書資訊往返。台灣環境保護聯盟舉行永續環境施政表現評量,從能源轉型及氣候變遷、公害防制及公共設施、國土規劃及生態保育,還有環境管理等四大面向,對各縣市進行評比。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會長劉志堅表示:「
-
外木山擬填海建四接站 環團憂破壞生態
|台電計畫將基隆的協和電廠改為天然氣發電,將在外木山填海造陸興建天然氣接收站。環保團體擔憂毀壞海洋生態,今天舉行記者會,呼籲台電停止開發,尋找替代方案,不要讓能源轉型,成了海洋生態的劊子手。 大聲喊著口號,希望政府重視海洋生態遭到破壞的問題。多個環保團體在民意代表的陪同下,一起舉行記者會,痛批政府為了推動2025非核家園的目標,為桃園大潭電廠蓋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破壞當地藻礁。現在台電又計畫將基隆的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