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衛星
-
台灣到休士頓只要2.5小時 太空旅行多久能實現?亞軌道飛行是什麼?【新聞實驗室】
|文教科技今年7月,台灣首度有火箭送到北海道進行商業試射;美國在台協會也宣布,台美雙方可望進行「太空港」合作,引發台灣社會熱烈討論。台灣很快也會有太空旅行嗎?未來飛行到美國休士頓可能只要2.5小時?
-
新觀測科技捕捉巨型閃電 長達829公里貫穿美國3州
|全球閃電平均長度約16公里,但美國科學家最近發現,一道長達829公里的巨型閃電,竟從德州一路橫跨到密蘇里,貫穿3個州。這道閃電其實早在2017年就出現了,是直到近年技術成熟,科學家才終於完整捕捉到它的全貌。
-
日本最後H2A火箭成功升空 宣告將進入H3火箭時代
|全球日本在今(29)日台灣時間凌晨0時33分,在鹿兒島的種子島宇宙中心,以H2A載運火箭搭載氣候偵測衛星息吹號GW,成功升空,並且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受到成本昂貴影響,這也是最後一個「H2A火箭」升空,未來日本相關太空任務,將全面轉向運用新一代「H3」火箭系統。
-
德國光譜號火箭試射18秒墜海 研發者:達成預設目標不算失敗
|全球由德國伊薩爾航太公司研發的光譜號載運火箭,於台灣時間30日晚間6時半左右,從挪威的安島太空中心首度發射升空,不過在升空後18秒火箭就失去平衡,接著墜入太空中心旁的海面爆炸。不過伊薩爾公司指出,整個過程預定達到的目標都有完成,因此首度升空不算是失敗。
-
ESA擬發射太空服務平台 至地表3萬公里外回收太空垃圾
|文教科技把垃圾回收再利用,製造成可用的物品,在地球上已經是稀鬆平常的事。歐洲太空總署ESA打算把這樣的概念推廣到太空中,ESA委託新創企業研發軌道上的補給服務太空船,以補充燃料甚至提供修繕,來延長衛星的使用壽命,來達到太空永續經營的目標。
-
-
台首顆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 產出風速產品資料助氣象觀測
|生活台灣首顆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去(2023)年10月升空後,經半年多參數調教,目前每日可產出7到8千筆風速產品資料。國科會強調,這些資料將做為氣象觀測及預報的參考數據,面對颱風季的到來,更可以增降雨預報的準確度。
-
低軌衛星進駐花蓮斷訊災區 衛星訊號如何克服地形支援通訊?
|文教科技花蓮天祥震後斷訊,6日低軌衛星設備進駐,改善了救災通訊問題。低軌衛星如何應用在救災和通訊上?它有什麼優勢可以克服地面或海底電纜的不足?台灣也有開發低軌衛星嗎?
-
TRITON ดาวเทียมดวงแรกของไต้หวัน เตรียมขึ้นสู่อวกาศ ก.ย. นี้
|วันนี้ประธานาธิบดีไช่อิงเหวิน เป็นประธานในพิธีส่งดาวเทียม TRITON ซึ่งเป็นดาวเทียมดวงแรก ที่ไต้หวันออกแบบและประกอบเองขึ้นสู่อวกาศ โดยดาวเทียมดังกล่าวมีกำหนดการส่งขึ้นสู่ชั้นบรรยากาศในเดือนกันยายนจากศู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