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
-
疊加關稅引議論 鄭麗君出面說明談判進度
|針對臺美對等關稅的疑慮,行政院今日(8/11)下晡開記者會說明,強調談判猶未達成協議,一方面是「時程的因素」,美國愛和真濟國家談判;另外一方面就是,臺灣對美國有貿易順差,主要是資通訊產品,希望和「232條款」做伙協商,過程較複雜。未來會爭取關稅降低,也莫用疊起去的方式,強調臺美談判無烏箱作業,會有線頂專區予各界去查。(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鄭麗君強調台美關稅談判無黑箱 將開設專網讓各界查詢
|政治美國對等關稅衝擊產業,朝野對於關稅談判進度與疊加稅率質疑聲浪大,行政院今(11)日下午召開記者會說明,強調台美談判為能達成協議,一方面是因時程因素,美方要跟許多國家談判,另外,還有台灣對美順差主要來自資通訊產品,因此希望和232條款一併磋商,過程複雜度高;未來除了爭取對等關稅再調降,也會爭取關稅不採疊加稅率計算方式,並澄清台美談判沒有黑箱,將成立線上專區讓各界查詢。
-
北京集創遭檢查辦 二度涉非法在台設點挖角人才
|兩岸高科技產業為我國經濟命脈與國安防線,近年來非法中資企業卻透過人頭公司或偽裝外資等手法,企圖在台灣滲透並挖角人才。其中,「北京集創」2022年間就曾遭到查辦,近期又再度未經許可在台私設營業據點。對岸覬覦台灣人才,還以兩岸交流為包裝,像是近期登場的「福州海青薈」,對台灣釋出2000多個職缺,但陸委會質疑,中國青年失業率這麼高,「硬擠出」的職缺肯定不會長久。
-
防武器擴散 經濟部更新戰略高科技產品管制
|為著欲防止武器擴散和國安考量,經濟部國貿署定期召開會議,根據貿易法第13條,會去更新戰略性高科技貨品出口管理的名單,6/10上新的名單,共中國、露西亞、巴基斯坦、伊朗等,牽涉武力活動等601个實體攏列在內,這改也包含中國的「華為」和「中芯國際」。(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經濟部更新出口管制實體清單 華為與中芯國際皆入列
|產經基於防止武器擴散及其他國安考量,經濟部國貿署定期召開跨部會審查會議,依據《貿易法》第13條授權,更新戰略性高科技貨品出口實體管理名單,6月10日公布的最新清單將中國、俄羅斯、巴基斯坦、伊朗等涉及武擴活動等601個實體都列入,其中更包含中國的華為與中芯國際。
-
水利署擬重啟天花湖水庫計畫 苗縣府贊成、環團憂影響農業用水
|地方苗栗天花湖水庫計畫2013年通過環評後,因為地方反對停擺,水利署考量先前百年大旱與大矽谷計畫用水考量,打算重啟興建。苗栗縣府贊成,希望帶來資源與高科技進駐,不過地方村長與環團擔心農業用水更缺乏,學者則建議加入監督機制。
-
歐美擺脫依賴中國稀土 積極布局搶奪戰略資源
|全球在抗中情勢升溫、綠能與高科技產業快速擴張之下,稀土成為各國爭奪的戰略資源。美國4月底與烏克蘭簽署礦產合作協議,意圖分散供應鏈風險;歐盟也加快腳步,砸下超過1億元台幣,在義大利打造首座工業規模的稀土回收廠,力拚建立自給自足的回收體系,擺脫對中國的依賴。
-
永續高科技城市東京展登場 台灣20多家新創企業參展
|全球亞洲最大的新創盛會在東京登場,今(2025)年以AI和未來城市發展為主軸,吸引全球600多家企業參展,其中有20多家來自台灣的新創企業,把AI應用在3D虛擬人、自動駕駛技術和醫療的發展上。另外主辦單位還特別邀請前數發部長唐鳳到場演講,吸引許多目光。
-
小港機場擴建中,南星新機場構想浮上檯面【獨立特派員】
|生活高雄機場長期面臨宵禁,成為發展的一大限制。市長陳其邁多次呼籲中央,填海造陸規劃一座24小時起降的國際機場。不過行政院其實2023年已經規劃,在現有的小港機場建新航廈,也正在進行第一期工程。這兩個計畫有哪些差異?如何滿足高雄未來的客貨運需求?填海造陸又可能面臨什麼難題?
-
11間中國企業 佇臺灣非法設點吸收科技人才
|中國一直咧數想臺灣的高科技人才。檢調進前發現,全世界第三大代工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和「深圳通銳微電子」等,有11間中國企業,涉嫌假做臺資、外資等方式,佇臺灣非法設立據點,透過揣工課平台,共臺灣的高科技人才挖走。其中,由新竹檢方去查的「艾科微電子」和「金泰克半導體」,就共臺灣人才搝走50人。(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