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經濟部更新出口管制實體清單 華為與中芯國際皆入列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基於防止武器擴散及其他國安考量,經濟部國貿署定期召開跨部會審查會議,依據《貿易法》第13條授權,更新戰略性高科技貨品出口實體管理名單,6月10日公布的最新清單將中國、俄羅斯、巴基斯坦、伊朗等涉及武擴活動等601個實體都列入,其中更包含中國的華為與中芯國際。

台灣電子業技術獨步全球,多數產品也以外銷為主,不過為了預防武器擴散等國安考量,經濟部貿易署從2021年開始訂定「戰略性高科技貨品出口實體管理名單」,審查特定貨品出口地點與用途,而6月10日最新版本新增中國、俄羅斯、巴基斯坦、伊朗、緬甸等涉及武擴活動等601個實體,更將華為與中芯國際都列入其中。

資深產業分析師陳子昂指出,「在2019年的時候,華為光是在台灣1年的採購量就達到2000億台幣,那當然這幾年我認為應該已經降到了數十億台幣,當然一定會造成一定的衝擊,尤其台商擔任華為跟中芯國際的供應鏈,光是上市櫃公司就有超過30家以上。」

2024年,加拿大科技公司就曾拆解華為AI處理器,發現疑似使用了台積電的7奈米晶片,當時台積電便中止對中國晶片設計公司出貨。另外,中芯國際也曾被指控試圖竊取技術,並挖角台灣晶片人才。現在這兩家科技公司列為管制黑名單,強化半導體技術防護。

東吳大學商學院曁明志科大經管系助理教授林柏翰表示,「這個案件其實實際上的形式意義大於實質的意義,就是說形式上我們要戰略表態,美國關稅清單準備要公布之前,其實這也是一種對於我們的友好國家,甚至美國對於大陸(中國)晶片管制部分,我們台灣也等於說共襄盛舉。」

經濟部國貿署表示,更新作業主要參考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及友盟國家的制裁與管制名單,迄今已有1萬844個實體與個人列入該名單。也呼籲廠商若有出口需求,應該事先取得輸出許可證,否則海關將不予放行。

823公投》重啟核三,你怎麼看?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