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
-
與醫療廢棄物焚化爐當鄰居|大里居民反對許可證展延【我們的島】
|地方台中市大里區有一座處理醫療廢棄物焚化爐,每月核准焚燒160噸甲級有害事業廢棄物。當地居民抗議業者違規紀錄多,空氣中經常瀰漫臭味。業者五年前曾經承諾遷廠,如今廢棄物處理許可證即將到期,持續申請展延,居民憂心只能生活在空污之中。
-
塑膠廢料新用途 匈牙利鋪出永續道路
|全球匈牙利一家企業替不可回收的塑膠、泡棉等垃圾找到了新用途,就是壓碎之後混入特殊的添加劑,做成混凝土後可以鋪路,當作柏油路面的基底,100公尺的路面就能用掉100噸塑膠廢料。
-
三星鄉木質護欄破損 宜縣府:將改紐澤西護欄
|地方宜蘭三星鄉雙和重劃區天送埤圳一旁的景觀護欄,因為年久失修已破損不堪,但有民眾發現看似木質護欄的內部卻是空心,填充的還是塑膠管,質疑這個護欄不但破損不修,還疑似偷工減料。縣政府表示,當初是為節能減碳才採用這種工法,已啟動修繕並改為紐澤西護欄。
-
台灣資源回收技術佳 民團籲放眼國際市場
|環境今(2025)年8月中旬在瑞士日內瓦舉辦的《全球塑膠公約》談判宣告失敗,不過國內推動循環經濟的腳步仍持續進行中。循環台灣基金會認為,目前在全球供應鏈力求轉型的氛圍下,台灣的資源回收業有好的技術,應該放眼國際市場。
-
餵麵包蟲吃保麗龍 塞爾維亞科學家嘗試減廢新解方
|全球保麗龍是最難在自然界分解的垃圾之一,塞爾維亞的科學家現在正在實驗新解方,就是把保麗龍餵給麵包蟲吃掉。這是因為麵包蟲體內有特殊的微生物,可以把保麗龍和塑膠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相當環保。
-
印度咖啡廳推「垃圾換餐點」 營業6年已回收23噸廢塑膠
|全球印度一間主打環保的「垃圾咖啡廳」,顧客只要攜帶0.5公斤以上的塑膠垃圾,就可以免費兌換咖哩餃等餐點。根據統計,這家咖啡廳自2019年營業至今,累積已收集約23噸塑膠垃圾,目前每天平均可為20多人提供餐點兌換。
-
奈國拉哥斯每日1.3萬噸垃圾 塑膠廢棄物占近2成
|環境非洲奈及利亞的最大城市拉哥斯擁有2000萬人口,由於垃圾管理政策不完善,每天產生大量垃圾,其中塑膠廢棄物就占去近五分之一,可說是全球塑膠垃圾問題最嚴重的城市之一。7月上路的禁止一次性塑膠產品的政策實行成效不佳,環保團體與民間垃圾處理公司便協力進行塑膠垃圾的分類與回收。他們呼籲政府除了提高民眾的環境意識,更應該促成塑膠廠商生產更容易回收處理的產品。
-
UN全球塑膠公約第5輪談判 各國分歧點多仍無進展
|全球聯合國要制定出具法律約束力的「全球塑膠公約」,第5輪第2部分談判持續在瑞士日內瓦舉行。根據法新社報導,目前還看不到進度、分歧點仍多,環保團體也在談判會場外模擬漏油事件,抗議化石燃料產業將短期的利潤,置於全球減少塑膠污染的公共利益之上。
-
20%對等關稅生效 政院估塑膠業、工具機等衝擊大
|產經美國對等關稅20%稅率在台灣時間7日中午12時開徵,行政院表示,整體產業衝擊以塑膠業、工具機還有農漁業蘭花影響最大。推估約有4.2萬人恐面臨減薪與失業風險,預估產值損失超過1.6%。7日行政院會後也宣布新台幣930億元的產業支持方案,即日起開放申請。
-
《全球塑膠公約》新一輪談判 產油國反對從上游端減量成難題
|全球塑膠污染是全球嚴重的環境問題之一,聯合國從今(5)日起在瑞士日內瓦舉行《全球塑膠公約》新一輪談判,希望制定出一部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公約,達成全球塑膠減量,不過最大的挑戰還是在產油國家反對從上游端來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