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太空站
-
國家太空中心研發6U立方衛星 「旺來」入軌3個月成功取像
|文教科技台灣太空科技再傳來好消息,國家太空中心自主研發的6U立方衛星「旺來」去(2024)年升空後進入地球軌道近3個月,如今成功取像,完成光學系統、影像感測、影像壓縮等技術驗證,任務達成率100%,相關技術未來可望應用在更大型衛星上。
-
藍色起源新葛倫號原訂今試飛 倒數階段出現異常臨時取消任務
|全球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一手創立的藍色起源公司,最新型的太空載運火箭新葛倫號,原本預計台灣時間今(13)日下午從美國佛州的卡納維爾角升空,要帶著藍色戒指太空船原型,飛到距離地表1萬9300多公里的太空。但臨時取消了發射倒數,任務再度延後。
-
豐田加碼投資太空科技 不讓特斯拉專美於前
|全球2025年度的消費電子大展除了各式各樣的穿戴裝置、手機平板與筆記型電腦、人工智慧應用等等,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的展場爭奇鬥艷,日本豐田汽車也藉著展示智慧型城市的機會,公開宣布將加碼投資日本的新創企業「星際科技」,金額達70億日圓,協助該公司能早日進步到量產太空火箭的境界。豐田集團會長豐田章男還意有所指地說,不能只有馬斯克的特斯拉,豐田也要來跨足太空事業。
-
2025年太空產業蓬勃發展 各國政府及民間企業爭相投入
|全球在美國「阿波羅計畫」登陸月球半個多世紀之後,這個與地球相伴幾十億年的鄰居,又成為太空活動的熱門目的地。美國除了聯邦政府的太空總署NASA,有越來越多民間企業投入太空產業。而充滿企圖心的中國、印度和俄羅斯,有的急起直追,有的韜光養晦,等待東山再起。2025年之後的太空,仍將會一年比一年更熱鬧。
-
美太空人受困8天任務變9個月 返航日期再延至明年3月
|全球因為技術問題,從2024年6月就滯留在國際太空站的2名美國太空人威爾摩與威廉絲,原定2025年2月返航,不過SpaceX為NASA執行的載人太空任務延遲,太空人回家的日期也再往後延,最快要等到2025年3月底。
-
波音太空船故障明年才返地球 NASA太空人8天任務變8個月
|全球美國NASA的2名太空人因為波音太空船機械故障滯留國際太空站超過半年,在2025年2月返抵地球之前,2名太空人協助其他夥伴執行太空任務,舉凡科學實驗、修理廁所、整理內務和澆花草全部都包。據傳女太空人威廉絲因為健康問題而暴瘦,NASA澄清說這是子虛烏有,而威廉絲和故鄉麻州的小學也進行衛星通話時,表示自己在太空中吃得更多,要大家放心。
-
NASA太空人未缺席美國大選 選票加密回傳地球
|美國總統大選開跑,各州的投票所湧入大批選民。根據守候的媒體隨機調查結果,發現票投民主黨賀錦麗和共和黨川普的人數大約各半。根據民調機構初步的出口民調顯示,重視經濟與民主議題的選民各佔3分之1,高達73%的選民認為民主岌岌可危,墮胎和移民問題各佔1成多。
-
海倫颶風後密爾頓再襲美國佛州 逾百萬人無電可用、水淹成災
|全球才剛遭逢海倫颶風侵襲的美國墨西哥灣沿海地區,現在又迎來密爾頓颶風。密爾頓9日在佛州中西部的西埃斯特基登陸時為3級颶風,目前強度持續減弱為1級,但由於密爾頓的暴風範圍挾帶大量水氣,包括佛州大城坦帕市和部分地區已經傳出災情,目前當地將近300萬人處於斷電狀態,還有淹水和房屋損毀。
-
還原月球重力與沙塵 登月模擬設施助太空人訓練
|全球人類除了登陸火星,也沒忘了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月球。除了各種無人太空船登陸月球進行科學實驗與探索,各國也紛紛為了建立長久的月球基地做準備。歐洲太空總署(ESA)與德國的航太中心(DLR),就選在德國西部大城科隆設置登月太空人訓練中心,要模擬未來在月球上行動的時候,可能遭遇的各種環境。
-
太空站待374天後重返地球 俄60歲太空人刷新人類停留天數紀錄
|全球俄羅斯2名太空人在國際太空站待了374天後,終於在23日和1名美國太空人一同返抵地球,結束為期超過1年的太空站之旅。其中1名60歲的俄羅斯太空人在加上本次任務中累積的天數後,停留太空已長達1111天,創下人類在太空停留總時長最久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