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
-
荷蘭每年12月5日也過耶誕節 傳統「聖尼古拉」引種族爭議
|全球再過一個多月又要到了耶誕節,但是除了大家熟悉的Santa Claus,西歐國家荷蘭還有另一位耶誕老人「聖尼古拉」,也會在每年的12月5日發禮物給小朋友。只是他身邊有個黑臉小助手,在現代社會經常被認為涉及種族歧視,引發不少爭議。
-
AI助還原猶太人大屠殺歷史 找回受害者姓名
|文教科技二戰期間的猶太人大屠殺奪走超過600萬人的生命,但至今只有大約500萬名受害者的身分與姓名被確認。現在在人工智慧技術的協助下,以色列猶太大屠殺紀念館得以從龐大的歷史資料中重新整理線索,尋找仍未被辨識的受害者姓名,希望為他們留下完整的生命軌跡。
-
AI助還原猶太人大屠殺歷史 找回受害者姓名
|文教科技二戰期間的猶太人大屠殺奪走超過600萬人的生命,但至今只有大約500萬名受害者的身分與姓名被確認。現在在人工智慧技術的協助下,以色列猶太大屠殺紀念館得以從龐大的歷史資料中重新整理線索,尋找仍未被辨識的受害者姓名,希望為他們留下完整的生命軌跡。
-
荷蘭國會大選「民六六黨」領先 38歲葉騰有望成首位出櫃總理
|全球荷蘭的國會大選在29日提前舉行,中間派「民六六黨」領袖38歲的葉騰(Rob Jetten)在已經開出的98%選票中獲得26席,很可能會成為荷蘭史上最年輕而且是第一位公開出櫃的總理。葉騰在選舉中主打荷蘭要擺脫負面政治的衝擊,獲得許多選民認同。
-
荷蘭疫後長期缺工 勞力密集產業尤甚
|全球今(9)日的全球缺工報導要來看歐洲的荷蘭,疫情過後荷蘭長期缺工,尤其是在勞動力密集的產業,找到適合又穩定的人力成了一大難題,包括餐飲、長照、建築等產業,連在小學、中學的基礎教育現場都面臨師資嚴重缺口,但荷蘭現在全國的勞動參與率已經高達75%,要再與其他產業競爭人才,可說是難上加難,如果要向外招募移民,又面臨著荷蘭政府對移民移入的保守態度。
-
荷蘭梵谷博物館推特展 等比例重現梵谷故居
|全球荷蘭印象派大師梵谷,曾在19世紀晚期在法國南部普羅旺斯住了1年多,並在這裡創作了著名的「向日葵」等作品。這段期間他和當地1位郵政人員魯林成了好朋友,並為他及家人創作了一系列肖像畫作,阿姆斯特丹的梵谷博物館特地推出相關特展,而且當時畫中魯林坐過的椅子也首次亮相展出,相當特別。
-
無人機拍攝作物變化 荷蘭溫室靠AI提升生產效率
|全球荷蘭是全球農業出口大國,其中溫室技術的發展功不可沒,人工智慧愈來愈普及後,溫室生產效率也隨之提升,不僅解決人力需求不足的問題,也降低透過肉眼判斷病蟲害的失誤率,更大幅提升有機農作物的生產效率。
-
林布蘭《夜巡》角落狗狗 專家推測構圖來自另1畫家
|全球藝術大師林布蘭的畫作《夜巡》收藏在荷蘭國家博物館,被認為是他重要的代表作。但是館方人員最近有個有趣的發現,認為這幅畫當中的一隻狗可能不是林布蘭原創的構圖,而是從其他藝術家的作品裡面借用過來,而此插畫作品比《夜巡》早了23年。
-
年度搞笑諾貝爾獎揭曉 和平獎研究「微醉能增加外語能力」
|文教科技今(2025)年的「搞笑諾貝爾獎」美東時間18日晚間揭曉,本次獲獎研究包含和平獎「微醉能提升外語能力」、文學獎「記錄指甲生長持續35年」、小兒科獎「大蒜味母乳嬰兒喝越久」、生物學獎「幫牛畫上斑馬條紋能驅蠅」等10項研究。
-
荷蘭記者研究半導體逾十年 籲台積電與艾司摩爾相互學習
|生活荷蘭的半導體設備公司艾司摩爾(ASML),在40多年前只是一家小公司,但現在卻成為全球唯一能製造極紫外光微影設備的公司,就連台灣的台積電也需要艾司摩爾的設備。荷蘭當地資深科技財經記者馬克.海因克追蹤艾斯摩爾和半導體產業超過10年,特地來台演講,他認為台積電和艾司摩爾在業務運作模式能互相學習,台積電到海外擴廠也是為了降低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