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助還原猶太人大屠殺歷史 找回受害者姓名
「安妮之家」導覽影片指出,「荷蘭阿姆斯特丹『安妮之家』導覽影片,在安妮唯一已知的影片中,她正探出窗外,看著鄰居出門去參加自己的婚禮。」
站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的「安妮之家」門口,拿出手機掃描,你會看到歷史場景在眼前活靈活現。這個虛實交錯的沉浸式體驗,讓安妮的生活軌跡與納粹占領下的荷蘭猶太人歷程,真實重現。

AI在歷史層面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透過它,耶路撒冷猶太大屠殺紀念館也得以為600多萬名罹難者當中的許多無名氏找到名字。
猶太大屠殺受害者名錄館及中央資料庫主任阿夫拉姆博士說,「這是關於一個人,另一個人,再另一個人,他們不僅是一些人,他們是在大屠殺中遭殺害的猶太人,當你有了名字,就能銘記他們。」

這間大屠殺紀念館,已經透過上億筆資料的比對跟分析,成功確定500萬人的身份與姓名,但剩下的100萬人難度非常高。以過去的人工手法梳理檔案資料,不僅太過龐大,而且曠日廢時,而大量的手寫檔案和泛黃書信,實在難以肉眼辨認。
所幸2024年,以色列猶太大屠殺紀念館,引進了AI技術,可以透過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去閱讀文件、核對影片,並交叉比對墓地等各種資訊,所以現在,又有25萬個姓名從這段黑暗的歷史中浮現。

納粹大屠殺倖存者英格奧爾巴赫說,「有一天我走在路上,一位看起來幾乎要瘋了的男子,他捧著一個箱子向我走來。」
此外一些納粹大屠殺的口述歷史,也開始走向數位化。1934年出生於德國的美國化學家英格奧爾巴赫,現年90歲、7歲到10歲間曾被關進納粹集中營的她,2年前製作了互動式AI擴增實境,讓年輕的一輩得以透過科技,與殘酷的大屠殺歷史對話。

英格奧爾巴赫表示,「當人死了,就不在了,不是每個人都相信天堂,但人總是希望被記得,或許透過這個方式訴說,不只是我,還有其他孩子的故事,這段歷史就不會消失。」
這是德國第1個以AI與元宇宙打造的大屠殺教育體驗,在擴增實境中,你可以跟奧爾巴赫交談,問問她身為一個倖存者所有的心路歷程。而她的回答都是出自她以英語和德語,錄製了兩天的訪談內容,這些影片資料庫將永遠留存,讓人類的重要歷史不僅僅存在於過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