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籲永久禁廚餘養豬 協會憂黑豬農恐退出或轉型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杜絕非洲豬瘟疫情,10月26日到11月6日中午12時,全國禁宰禁運,也禁用廚餘養豬,而在高雄市跟嘉義縣之後,苗栗縣政府10月31日也宣布,即日起全面禁止使用廚餘飼養豬隻,並建請中央給予合法養豬戶適當的補償。
阻絕非洲豬瘟疫情,確保縣內近6萬頭豬隻與全縣的畜牧業安全,苗栗縣10月31日宣布,即日起全面禁止使用廚餘養豬。
苗栗縣農業處長陳樹義說道,「養豬戶也好,或者是你肉品市場攤商,大家都事實上影響很大,整個整體考量之後,我們還是決定先暫停用廚餘養豬。」
高雄、嘉義和苗栗陸續宣布永久禁用廚餘養豬,加上本就沒使用廚餘養豬的雲林等縣市,目前有12縣市不用廚餘養豬。全國廚餘養豬場前3多,屏東縣98場、桃園市98場、新北市67場,暫無研議;新北市表示,中央已在評估,會配合辦理。
但這次事件以來,已有不少專家建議政府應考慮永久禁廚餘養豬。
中華民國養豬協會理事長潘連周說:「讓他們轉型改為飼料養豬,降低風險嘛。」
屏東黑豬飼養畜牧協會則認為,假若未來永久禁用廚餘,養豬戶,特別是黑豬,將被迫轉型使用成本較高的飼料,恐導致部分養豬戶領取補助後退出,甚至轉型飼養白豬。未來黑豬市場比例從原本的8%銳減至2%,甚至消失,支持廚餘政策調整,不該全禁。
屏東黑豬飼養畜牧協會執行長陳文傑表示,「這些養母豬、仔豬的這一些,他變成末端產業鏈,就是沒有人要養了,家用廚餘最高風險,就是直接切割出去(禁用),養豬的這些事業廢棄物由共同蒸煮中心來去做處理。」
農業部長陳駿季說明,「我們還是持續輔導我們的豬農,這個廚餘養豬戶的轉型,用飼料的方式,這個政策是不會變的。」
防疫優先,農業部長陳駿季依舊沒回應該禁與否,但強調,若11月7日順利解除禁運禁宰,重啟廚餘養豬有4個前提,其中養豬戶須經聯合稽查,落實蒸煮且處理完善。
洪詩宸/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