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籲全面禁廚餘養豬 豬農盼有配套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國內首現非洲豬瘟確診案例,台中梧棲養豬場遭指控沒有做好管理,尤其是廚餘是否落實高溫蒸煮遭到質疑。對此,越來越多聲音都認為接下來應該全面禁止廚餘養豬。專家建議應朝向肥料化與能源化;而廚餘養豬業者表示自己都遵照規定蒸煮,若要全禁改由集中蒸煮,他則憂心運送與價格問題。
台中梧棲場豬隻撲殺當天,還可見豬農兒子開著廚餘車駛離封鎖的現場,豬場裡面也可見殘留廚餘,由於該豬場沒每天確實上傳廚餘蒸煮照片,也讓各界憂心廚餘恐成此次疫情破口。專家再次苦口婆心,國內應全面禁止廚餘養豬。
台大獸醫專業學院兼任助理教授李淑慧指出,「你只要90°C然後加熱1小時,這個給豬吃就安全了嗎?不是水耶,水加熱90℃可以,可是今天如果是這樣的物質加熱1個小時,你有保證所有肉塊的中心溫度都可以到90℃嗎?」
廚餘養豬戶強調,豬隻都是財產,為了安全用廚餘餵豬一定有高溫蒸煮,也無奈到現在還沒找出感染源,但大家都把矛頭指向廚餘。他表示,可以接受全面禁廚餘,但一定要有配套。
台中廚餘養豬協會理事長張進發表示,「台中市政府下去做蒸煮中心,由台中市政府管理,不可以有任何一個私人的單位管理。(記者提問:你們覺得價格要合理嗎?)這是有利可圖人家才要做蒸煮中心,不然誰要做?」
專家指出,目前包括傳統與高效堆肥場、生質能源廠與黑水虻生物處理,量能可應付1384噸家戶廚餘,但若接下來廚餘全面禁止餵豬會額外多出731噸事業廚餘,恐無法負荷,認為短期黑水虻生物處理可先擴大量能。
環境與發展基金會董事長張豐藤認為,「大部分是模組化、自動化而且甚至還可以是移動的,如果做短期的緊急應變或許是有機會處理,環境部應該主動請它來協助。」
張豐藤認為,長遠來看生質能源與黑水虻設施可成廚餘去化主力,環境部應在未來3到5年協助建置足夠的量能來處理,讓廚餘別在成為非洲豬瘟的可能破口。
洪詩宸/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