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館圓環開拆後首上班日 北市府增派人力疏導交通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公館圓環13日0時開始拆遷作業,由於灌漿作業順利,工期有望縮短。今(15)日是第一個上班日,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坐鎮現場,除了市府進行公車先行的號誌調控,市府也加派員警疏導。而原行駛地下道的公車改走平面,經實地詢問乘客,表示等候時間大概多5分鐘,還在可接受範圍。
上午通勤尖峰時間,公館圓環周邊都有警力駐守,配合號誌切換疏導人車,也淨空周邊紅黃線違停臨停,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到現場坐鎮,緊盯交通狀況。
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表示,「在號誌上面我們也做監控,我們大概早開了15秒的公車專用道的部分,所以看起來效果還是不錯。」
北市交工處處長張建華也指出,「福和橋的停等車隊大概是在我們這個北市端的引道這邊,那羅斯福路的停等車隊大概是在123巷口的南側,公車大概一個週期都可以通過,我們並沒有減班也沒有改道。」
公館圓環拆遷第一階段為填平公車地下道,原行駛地下道公車改行平面,市府新設置了大客車專用號誌,早15秒讓公車先行疏導,警力部分,尖峰時間由平日6名增加為14名,義交由5名增加為29名,不過尖峰時間還是有車流交織、車流蔓延至行穿線等狀況。
記者詢問民眾,「有覺得今天特別塞嗎?因為開始施工了。」
通勤族回應,「沒有特別的感覺。」
公車族表示,「沒有,差不多最多差5分鐘,差一點點,不是讓人家很難過那一種。」
也有公車族說道,「紅綠燈那邊要等,所以到這邊來會比較晚一點。」
北市府初步觀察,宣導用路人改道以及時段分流有一定效果,至於配合提出優惠的捷運,運量微幅增加,北捷統計上午6時至9時進入捷運車站,且進出站一端為萬隆站以南等7站的運量約為4萬6000人次,比起過往9月份同期增加約1100多人次,其中享有回饋30%金額約有1萬7000人次。
洪詩宸/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