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E突襲現代車廠拘捕3百人 民調指6成南韓人對美失望

美國國土安全調查局、移民海關執法局、緝毒局以及喬治亞州巡警等部門,動員了500名武裝探員,對現代汽車與LG在喬治亞州興建中的電池工廠,進行的非法勞工掃蕩任務,場面搞得有如作戰一樣。
大批亞裔臉孔的勞工,雙手高舉被搜身、上鐵鍊腳鍊,押上囚車的場面,震驚南韓社會。

南韓民眾金英浩表示,「這不禁讓我覺得是在輕視我們國家,媒體不斷說外交關係良好,但當你看到這樣的事件,就會覺得實際上並非如此。」
工會與多個公民團體,接力在首爾市區與美國大使館門前示威,抗議人士手舉「停止對美投資」、「關稅炸彈」、「羈押勞工」的標語,譴責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強迫韓企對美投資,蹂躪南韓工人的人權。
工廠建築公會理事長李柱安認為,「我相信川普政府現在所做的,是讓孤立主義具體化,他們以壓迫勞工為手段,去維持他們國家的利益或政治力量,因此我認為這是錯的,作為盟邦,我們應該行使我們的權利。」

8日一份對508人所進行的民調顯示,59.2%的受訪者認為美方的做法太過分,對美方感到失望;而表示理解的有30.7%;10%的人表示沒有意見。
奉命赴美處理這起勞工糾紛,與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會商的南韓外交部長趙顯表示,被捕的南韓公民將自願離境,避免遭驅逐出境。
上了黑名單,未來入境美國將困難重重。而人在英國倫敦參加「五眼聯盟」會議的美國國土安全部長諾姆(Kristi Noem),在被記者問到相關問題時,表示這些南韓人將依法被驅逐出境。
美國國土安全部長諾姆回應,「我想川普總統的訊息很明確,今天他給全世界的訊息就是,聽著,我們會依法行事,我們鼓勵所有企業來美國投資、幫助我們的經濟。聘僱方面,我們鼓勵他們聘僱美國公民,把願意守法守紀的人帶入我們國家。」
根據美國官方截至2024年9月底為止的統計,過去一整年違法入境的27萬人當中,南韓人只有46人,比例微乎其微。
4名遭拘捕、現代電廠勞工的律師查爾斯庫克向美聯社記者投訴,他們多數都是工程師與安裝設備的勞工,做的是高度專業技能的工作,也都是持B-1商務簽證入境,依法可以停留75天,從事短期商務。

鼓勵美國製造業發展的非營利組織「製造業回流研究所」執行董事羅絲瑪麗科茲指出,雖然韓美兩國政府都沒有透露工人簽證的細節,但外國公司派遣員工到美國建廠,並培訓美國工人,以節省時間和金錢的情況早就行之有年。80年代的日本汽車公司、90年代的德國汽車製造商都是如此。
亞裔美國人促進正義協會梅瑞迪斯尹說:「移民與海關執法局拘捕的許多勞工,都有工作許可與其他形式的文件,無論有沒有文件,沒有人應該在工作場所成為軍事突襲的目標,所有家庭都不應該活在被拆散的恐懼裡。」
2個星期前,訪美的南韓總統李在明才在川普的見證下,大手筆地宣布3500億美元的對美投資計畫,規模相當於南韓GDP的18.7%。南韓企業還又加碼了1500億美元的直接投資,其中現代集團就貢獻了260億美元。

ICE大搜捕之後,喬治亞州電池工廠興建工程完全暫停,並至少有22家韓國企業在美國的投資項目「已經喊卡」。
《南韓經濟日報》的消息指,半導體大廠三星電子、海力士在內等多家企業,經常需要輪調員工到美國出差,現在這些公司紛紛凍結出差,並召回已經在美國的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