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前國腳林納克,因為在社群媒體批評英國首相蘇納克,打擊非法移民政策與納粹時代沒什麼兩樣,遭BBC強迫交出主持棒。他本人尚未對此回應,但上週末節目臨時大換檔,造成收視混亂。總裁道歉但不辭職,BBC立場是否偏頗也被掀出來檢視。
歐洲和美國傳出移民悲歌。北非的利比亞外海有船隻翻覆,罹難者可能多達70幾人;而中美洲的巴拿馬則有滿載移民的巴士墜落邊坡,撞上另一輛車子,目前已經有39人死亡。
跟台灣同樣在全球出生率墊底的南韓,因為職場支援不足,加上男女地位不平等,讓年輕人尤其是女性,選擇不婚不生。雖然政府試圖引進外籍人才彌補勞力缺口,但保守的南韓社會卻不見得能接受外國人,移民政策也被專家批評充滿歧視。
瑞典保守派溫和黨領袖克里斯特森,17日在國會當選瑞典新任首相,成為第1位獲得極右派政黨民主黨支持的國家領導人。他強調上任首要任務就是打擊犯罪,瑞典也將投入數千億預算興建新核電廠。不過政治評論員擔心,將會壓縮到社福預算。
在全球各國開始進入與病毒共存的生活後,為了復甦經濟的人才爭奪戰也正在展開。澳洲政府為了解決缺工問題,決定從這個會計年度開始,提高永久居留移民的人數上限,最多增加19萬5000人。而泰國在9月初,開放申請長達10年的居留簽證,期望吸引富有跟有專業技術的外籍人士定居。
許多來自戰亂貧窮地區的移民,千方百計想進入歐洲謀生,不惜鋌而走險從海上偷渡。一名阿富汗5歲男童,跟著父親從土耳其往希臘途中,遭遇船難,不幸喪命。而在希臘愛琴海薩摩斯島,如今仍有大批難民,等待申請庇護的機會。 位在愛琴海的希臘薩摩斯島,墓碑上刻的,是一個個遭遇船難身亡的非法移民。其中一位5歲男童,第一次搭船卻成了最後一次。他的父親是阿富汗人,想帶著他逃難到歐洲,卻在土耳其往希臘途中遭遇船難。如今這位
美國拜登政府上任以來,獨自跨越美墨邊界入境美國的「無伴移民兒童」數量暴增,安置機構收容空間即將爆滿。國土安全部下令,原本負責處理緊急天災事故的聯邦緊急事故管理總署,將出手協助處理相關問題。 大批來自中美洲尋求庇護的移民,非法從墨西哥邊境透過搭木筏等方式,橫跨里奧格蘭德河抵達美國德州,在連接兩國的安扎爾杜瓦國際大橋下的臨時帳篷區稍作休息,等待官方進一步發落。美國國土安全部13日下令,由處理緊急天災事
美國總統拜登2日簽署三份行政命令,彌補川普政府「零容忍政策」在美墨邊界,造成的骨肉分離錯誤。2017至2018年間,有5500名孩童遭美國政府強制,把他們從偷渡入境的父母身邊帶走,至今仍有六百名孩童找不到親生父母,活在由陌生人監管的環境。 美國總統拜登說,「我想把事情講清楚,關於我簽署的行政命令數量,有許多理由正當的討論,我不是在設立新法,而是在消除壞政策。」 拜登二日又簽署三份行政命令,第一份是
拜登入主白宮,第一天就簽署15項行政命令,還有兩份備忘錄,推翻川普時代幾項爭議政策,因應疫情、經濟、種族和氣候等四大危機。而接下來的十個工作天,每天都會排定主題,將依序發表相關政策。 美國第46位總統拜登,就職典禮後牽著妻子吉爾走進白宮,立刻開工,簽署了15項行政命令與兩份備忘錄。拜登在橢圓形辦公室,當著媒體面前簽署了前三道行政命令,分別是攸關防疫的聯邦機構強制口罩令、加強對資源不足社區的服務,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