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

  • 美矽谷銀行遭擠兌倒閉 台灣僅投信基金曝險3億

    |產經

    美國聯邦監管機構宣布矽谷銀行倒閉,引爆金融海嘯之後最大的銀行危機。分析師認為無論是美股或國際股市,多少都會面臨恐慌性壓力,但矽谷銀行在全美排名16,規模較小,對市場衝擊有限。雖然會導致股市震盪拉回,但是轉為空頭,持續下跌的機率相對較低。

  • 拜登「學貸特赦」6千億美元全民買單 國內兩黨意見兩極

    |社福人權

    美國總統拜登日前發布減免學貸的行政命令,嘉惠了4300萬人,但高達6千億美元的預算,得由納稅人來買單,也引發社會跟民主、共和兩黨的激烈爭論。共和黨準備在期中選舉前,對這場學貸特赦提起訴訟。

  • 美聯準會公布最新會議紀錄 決策者一致對經濟樂觀

    |產經

    美國聯準會25日公布最近一次會議記錄,與會的決策者一致認為,美國經濟非常強勁,因為聯準會正努力控制通膨,而不讓其引發經濟衰退;分析師認為,聯準會將採取鴿派基調,比預期還要溫和地升息,以保留轉圜餘地,美股三大指數都應聲收紅。

  • 中國未達成對美採購2千億美元 美方不排除再增關稅措施

    |全球

    前美國總統川普2018年發起美中貿易戰,最後美中兩國喊停長達18個月貿易戰,簽署第一階段協議,條件是中國兩年內對美增加採購商品,金額達2000億美元。不過美國貿易代表署近日將宣布,中國沒達到承諾目標,不排除增加額外關稅措施,也讓外界憂心,新冠疫情疑慮未除,如果美中貿易戰再起,恐衝擊全球經濟。

  • 桃機申請境外通關 美國9位參議員表達支持

    |兩岸

    去年桃園機場跟美國申請「美國境外通關」,目前仍在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審查中,尚未有結果。上周有美國參議員魯比歐等9人,聯名寫信給美國海關邊境保衛局,表達支持台灣設立美國境外通關計畫。外交學者提醒,即使受到美參議員支持,要形成決策還有相當一段距離。   桃園機場去年9月向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CBP)申請「美國境外通關」,截至3月底尚未有結果。不過在24日,美國共和黨參議員魯比歐、皮特斯等九位跨黨

  • 比特幣波動大 央行示警:價格易受人為炒作

    |兩岸

    比特幣近來不斷飆破5萬美元,央行再次跳出來示警,比特幣持有者高度集中、價格容易受到人為炒作,且不是由特定機構發行,也沒有實體資產保證其價值,屬於高風險的虛擬商品,呼籲國人若欲持有,應謹慎為上。 輕輕觸碰ATM螢幕,再將交易錢包的QRCODE進行掃描,接著存入現鈔,就能開始比特幣的交易。 比特幣玩家說:「國外尤其是歐美有些機構公司,他們開始在進場比特幣,他們把它視為一個不錯的投資商品,價格勁揚非常多

  • 美股重挫 台股開低走低跌逾300點

    |兩岸

    受到美股大跌收黑的影響,台北股早盤大跌181.6點開出,開盤後指數一路下探,一度跌超過300點,包括電子、金融、傳產權值股都同步開低,其中台積電一度跌破新台幣600元關卡,達598元,跌幅2.76%,影響大盤指數約144點。 美國聯準會27號示警美國經濟正在放緩,加上疫情以及波音、迪士尼..等公司的財報令人失望,拖累美股四大指數全面重挫超過2%,創下3個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也連帶影響台北股早盤大跌

  • 川普正式卸任 發表最後演說、細數任內成就

    |

    正式卸任的前美國總統川普,成為美國史上第4位缺席繼任者就職典禮的總統。川普20日選在安德魯斯空軍基地,舉辦離任儀式,並發表最後演說。演說內容不僅細數自己任內的成就,還留下伏筆,表示未來會以某種形式再回來。   缺席總統拜登的就職典禮,卸任美國總統川普,選在典禮當天清晨離開白宮,飛往馬里蘭州的安德魯斯聯合基地,舉行離任儀式。 川普在告別演說中,細數自己任內政績:大幅減稅、增加工作機會等。川普還強調

  • 比特幣暴漲暴跌 先破新高又暴跌17%

    |地方

    比特幣暴漲暴跌,3日突破34000美元,創下歷史新高,隔天又崩跌百分之17;但是很快地又站回3萬大關。專家提醒,在比特幣激烈震盪的背後,隱藏著資安風險和泡沫化危機。 2009問世的主要加密貨幣比特幣,自去年3月疫情爆發以來,吸引寬鬆資金投入,漲勢不可擋,從當時5000美金的價格一路走強,到了去年12月16日突破2萬美元;半個月後的1月2日一舉站上3萬美元大關,第二天更創下34000美元的歷史新高,

  • 英國智庫:2028年中國成全球最大經濟體

    |地方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經濟放緩,不過這波疫情中,除了台灣經濟正成長以外,中國經濟成長率也逐漸由負轉正。根據英國智庫「經濟和商業研究中心」最新公佈的年度報告,預測到2028年,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將比一年前的預測提早5年。 英國智庫「經濟和商業研究中心」,近日公佈最新年度報告,預測2028年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有學者認為關鍵是疫情,而且中國經濟復甦速度比美國快。

相關標籤

近期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