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三班護病比」新制將上路 為何社區醫院將為護理費上街頭?

三班護病比新制將於3月1日上路。(圖/資料照)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三班護病比」新制將於3月1日上路,會先採鼓勵方式,讓達標醫院獲得獎勵金,而輪值夜班者可領取額外獎金,但醫界仍出現雜音,台灣社區醫院協會預告,將於3月8日走上街頭提出社區醫院的訴求,爭取公平醫護權益。

「三班護病比」新制是什麼?

「護病比」是指醫院中護理人員和照顧病人的比例,也就是平均每個護理人員照顧病人的數量。

而醫護人員中80%以上均需輪值三班,同時也是醫護人員離職的主因之一。因此,衛福部1月26日公告新規定,調整各級醫院三班護病比標準。

其中,醫學中心為白班1:6、小夜1:9,大夜是1:11;而在區域醫院,白班是1:7、小夜是1:11,大夜則是1:13。新制度3月1日開始實施,並將編列40億元作為夜班護理人員獎勵。

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實施三班護病比,醫學中心缺口會是最大的,尤其是在小夜、大夜班,整體的缺口會是最大;第二,不同層級醫院,夜班的難度、繁重程度不一樣,「所以我們不贊成不同層級,夜班獎勵是劃一的。」

社區醫院為什麼反對?

台灣社區醫院協會理事長朱益宏提出兩點問題,第一是護理費的補助,他表示,地區醫院在小夜班、大夜班的補助明顯就是比較少,例如地區醫院的大夜班補助為600元,大型醫學中心卻能補助1千元,「同樣是8個小時的夜班,大家都不睡覺,政府為什麼給醫學中心、大型醫院補助就比較多?」

台灣社區醫院協會常務理事羅永達則指出,根據衛福部設定護理費標準,包括急性和一般病床,醫學中心護理費1027元、區域醫院905元、地區醫院850元,「醫護人員到醫院照顧病人的責任是一樣的,地區醫院的護理人員執照比較不值錢嗎?」

此外,朱益宏提到,「我們也很清楚地看到,地區醫院的缺額率和離職率都較大型醫院多,但政府卻說醫學中心缺額比較多,這是睜眼說瞎話。」

社區醫院的訴求

台灣社區醫院協會指出,從40億「護理夜班獎勵分配」到「醫學中心家數鬆綁」,都顯露出政策「看大不看小」的趨勢,若決策醫療衛生政策的團隊及思維根本沒將社區照護當回事,類似護理獎勵分配不公的事件恐怕層出不窮。

朱益宏強調,政府應重新審視分級醫療的重要性,重視地區醫院的存在。他也示警,當政府政策不重視社區醫療,「它的眼睛只看到大型醫院、醫學中心,這些小型醫院就會越來越萎縮」,最後不得已只好關門,結果就是導致民眾就醫困難。

羅永達則表示,這件事公告出來以後,造成護理人員開始離職,因為付出的一樣多,領的補貼卻不一樣,「若整件事造成醫界的崩盤,那是誰的責任?」

台灣社區醫院協會強調,「我們再也禁不起類似護理獎勵分配不公的事件,因此,以3月8日婦女節為行動日,誠摯呼籲全國社區醫院站出來。」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