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縣地理環境狹長,有高山、有離島,過去的緊急救護受限地理因素,送醫到院前死亡率高。不過台東縣消防局陸續成立11支高級救護隊,成功救援率從5%提高至34%。28日起消防局更整合各種高級救護器材,啟用緊急救護5G資訊系統,在救護現場立刻傳輸病患各種生命徵象資料給急診醫師,即時處置,讓救護車變成行動急診室。
彰化有一名婦人因為3個月內有3位親人相繼離世,情緒過於哀傷壓力又不知如何紓解,突然間昏倒無呼吸心跳,送醫後救回一命。不過醫師發現她的冠狀動脈都沒有塞住,並非是常見的心肌梗塞,研判是「心碎症候群」。
彰化有一名婦人人,因為3個月內有三位親人離開人世間, 心情誠悲傷,煞雄雄袂喘氣、心臟定去,佳哉送醫了後有救轉來,毋過醫師發現伊的冠狀動脈攏無窒牢,毋是心梗窒,研判可能是「心碎症候群」。
醫護人力短缺、超時工作、低薪、精神壓力過大、防護裝備不足,甚至是因公染疫病故的憾事,在這兩年來,已經在歐美地區掀起大規模的離職潮。以法國為例,這個夏天全國620間醫療院所,近2成沒有足夠人力可以應付急診室的工作量,只好被迫縮減診療時間,也讓醫療品質大受影響。
西澳洲政府4年前開始逐步禁止塑膠用品,成果顯著,有研究者表示塑膠垃圾少了一半。不過,新冠肺炎疫情產生了大量抗原快篩劑和口罩等廢棄物,形成新的汙染源。而為了減緩急診醫療負荷量,雪梨西部有醫師成立緊急照護診所,提供有緊急就醫需求的民眾另一個新選擇,可望減少病患湧入大醫院急診室。
隨著確診人數,仍持續增加,花蓮自6月1日開始,慈濟醫院推出多功能新冠篩檢站,PCR快篩、看診、領藥能在一次完成。另外為避免兒童重症發生,慈濟與玉里醫院也提升到24小時待命。
隨著國內疫情逐漸往南轉移,南部地區的醫療量能也越來越吃緊。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南區的專責與負壓隔離病房空床數,是全台唯一低於3成的區域,為進一步增加醫療量能,正在研擬放寬Ct值27至30的病患,提前解隔離的相關措施,將授權給醫院自行決定能否解除隔離。
With the case count soaring in southern Taiwan, patients are having to wait for hours to get to see a doctor. A Kaohsiung resident said he witnessed a mother with an infant waiting over two hours with
南部確診數不斷增加,還有好幾天超過台北市,上週六就有民眾晚間七點多帶確診父母到高醫看診時,看到有媽媽抱著嬰兒,在場等了兩個多小時還沒看到醫生,相當不捨。高醫解釋,同時段有確診嬰兒需要急救才請民眾等候,當天急診病患也都有診治完。台南情況也不樂觀,成大醫院表示近來急診人數,跟過去尖峰時刻相比,增加1到2倍,且中重症人數增加,成大醫療量能幾乎滿載。
花蓮23日下午傳出各家醫院急診室客滿,救護車人員一度不知道要將病患送往哪家醫院救治,外界相當關心花蓮是否是因為確診病患暴增,急診室醫療量能是否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