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核融合重大突破 李海光:估商轉還要10年以上
林靜梅 陳昌維/綜合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美國能源部13日正式宣布,加州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在核融合研究上,取得重大科學突破,首度達成「能量淨增益」,產出能量為引發反應所需要的能量的1.5倍,將有助發展潔淨能源。不過距離真正商轉發電,估計至少要再10年以上。
美國能源部長格蘭霍姆說,「這是21世紀,最非凡的科學成就之一。」
官員與科學家在記者會正式宣布,美國在核融合研究取得重大科學突破,國家實驗室成功以192束超強雷射光束,發射至到含氘跟氚的微小容器中,將其加熱至超過攝氏300萬度,使其融合產出更巨大的能量,首度達成「能量淨增益」。
美國能源部國家核子保安局副局長亞當斯指出,「它產生比雷射光束還多的能量,大約200萬焦耳輸入,產生300萬焦耳,增益因子為1.5。」
美國能源部指出,這是全球超過60年研究後的重大科學突破,並相信將有助全球推動潔淨能源來減碳。
格蘭霍姆表示,「這個重大里程碑,將帶領我們以實質的步伐接近淨零排放的可能性。」
原能會核能研究所副所長李海光認為,「大家為什麼對它這麼關注,因為將來不需要去處理放射性廢料,而且它的燃料取之不盡,大家知道氫做燃料的話,那個在我們地球上真的是用不完。」
原能會進一步說明,輸出能量大於輸入,越高就代表越有發電效益,而要高到足以商轉發電,還要再花多少時間呢?
李海光說,「你看到的只是一個核融合相關的技術,從技術到所謂發電還有一段時間,絕對超過10年。」
李海光指出,美國與歐洲皆投入核融合研究,雖然方法不同,但研究速度已越來越快,而他認為核融合關鍵技術為電漿物理,高溫電漿運用在核融合,低溫則可運用在民生領域,像是鋰電池、隔熱膜、半導體等製程,深具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