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
-
獲農業部表揚模範漁民 70歲海女全年只放颱風假
|生活農業部今(3)日表揚全國模範漁民,最年輕的是35歲的劉柏君,頂著高學歷光環,採用低密度友善養殖模式、開拓外銷市場。最年長的是70歲的海女李美金,她說一天不下海就渾身不對勁,但她也感嘆比起小時候,現在海洋資源真的愈來愈少。
-
「普發1萬」修正案三讀通過 法案公布後1個月內開始發放
|政治立法院今(29)日三讀通過特別條例修正草案,確定將於修正案公布後1個月內普發1萬,並於7個月內發放完畢。而民進黨團提出的新增強化電力韌性經費,在藍白兩黨的人數優勢下未通過。
-
丹娜絲風災後環境病流行 類鼻疽、鉤端螺旋體病例增
|生活丹娜絲颱風過後,因積水及髒亂等問題,各種傳染病風險上升,疾管署公布上週新增9例類鼻疽本土病例,其中1例死亡;鉤端螺旋體病新增6例,分布在北、中、南各地;登革熱則是新增4例,也是今(2025)年首起本土社區群聚事件。疾管署提醒,目前是登革熱流行季節,加上近期天氣高溫、常有午後降雨,有利於病媒蚊孳生,呼籲民眾要落實「巡、倒、清、刷」,才能徹底阻斷登革熱傳播途徑。
-
劍橋詞典納「安靜離職」等6千新字 多為社群媒體創造流行語
|文教科技劍橋詞典近日新增逾6000個詞彙,其中包含多個社群媒體流行語,如skibidi(壞、酷或無實際含意)、tradwife(會在社群發文的已婚傳統女性)、quiet quitting(安靜離職)等。學者指出,這些詞彙反映年輕世代在TikTok等平台中交流的用語。
-
腸病毒重症近6年同期最高 疾管署籲家長提高警覺
|生活丹娜絲颱風過後,傳染病風險上升。疾管署公布上週新增1例類鼻疽及5例鉤端螺旋體病本土病例,均為丹娜絲颱風後發病,另外新增1例類鼻疽死案例是在風災前發病,推測為吸入性感染;另外也新增2例新生兒腸病毒重症個案,目前還在加護病房搶救中,疾管署提醒家長,今(2025)年腸病毒重症累計有13例,含7例死亡,為近6年同期最高,一定要提高警覺。
-
教育部預告修正「教師請假規則」 每學年增訂3日身心調適假
|生活教育部近期預告修正「教師請假規則」,增訂教師每學年3日身心調適假,且可以小時為單位請假,請假日數併事假計算。另外,若教師須請假為性侵、性騷等性平案作證,學校應給予公假。
-
環團控四接增11處污染點 基隆市府促提控制計畫
|環境台電協和四接開發案,環團引用吹哨者資訊,指控台電土壤汙染自主調查與過去相比,新增11個處汙染超標,除了要台電承認,也要求基隆市政府完整公告土壤管制區。市府表示,將依規定公告協和發電廠為污染控制場址,並要求提出污染控制計畫。
-
俄愛滋病新增數全球前五名 開戰以來軍人感染數增20倍
|全球俄羅斯獨立媒體報導,一項來自《軍事醫學雜誌》的研究顯示,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俄國士兵感染愛滋人數比戰爭前增加20倍。專家指出,原因可能是軍隊中共用針頭,以及未落實徵召前的病毒檢驗等。
-
豪雨後類鼻疽、鉤端螺旋體病增 疾管署籲落實防疫
|生活「屈公病」在全球加劇,尤其中國廣東近一週的新增病例將近3000例,疾管署宣布,將廣東的旅遊警示,提升到第二級警示,除了防堵屈公病外,「類鼻疽」與「鉤端螺旋體病」本土病例,在丹娜絲颱風後,分別增加3例與4例,其中的6例具有「污水污泥」接觸史,疾管署提醒,中南部日前豪大雨剛過,相關的病源菌可能暴露在空氣中,會透過接觸或吸入患病,在清掃住家時,須落實防疫。
-
114學年度分科測驗成績公布 近42%考生報考4科成主流
|生活大考中心今(29)日公布114學年度分科測驗成績,今(2025)年共有3萬9190人報考,選考「數學甲」人數最多,比例高達6成;生物僅有近1萬5千人報考,比例不到4成,是最少人報考科目。今年新增的數學乙考科頂標為52級分,且5標均高於近3年的數學甲考科,報考4科的考生人數也因此取代報考3科者成為今年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