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新增殺害女性罪 視為加重殺人罪可判無期徒刑
義大利國會25日通過於《刑法》新增「殺害女性罪」,未來因控制、佔有、支配慾望,或是單純因性別而殺害對方,最重可處無期徒刑。
義大利已廢除死刑,根據該國現行《刑法》規定,殺人罪最低刑度為21年;本次立法新增的殺害女性罪,則是列於加重判刑的殺人罪相關條文中,最重可判處無期徒刑。該條文中原本列出加重判刑的情節還包括:行兇者若與被害者曾有情感或同居關係,則加重刑度到24至30年;若犯案時雙方為穩定同居或有情感關係,則處無期徒刑。
BBC報導指出,義大利針對殺害女性罪立法的討論一度停滯,直到2023年11月時,22歲女大學生茱莉亞(Giulia Cecchettin)遭要求復合的前男友殺害。當時茱莉亞的姐姐曾表示,「凶手不是怪物,而是深受父權社會影響的『健康的兒子』」,促使許多義大利民眾走上街頭抗議,也加速推動立法。
義大利統計局記錄顯示,2024年全國共有106起女性命案,其中62起是被害人的現任或前任伴侶犯案;民團Non Una Di Meno統計,2025年義大利共有72名女性因性別而遭殺害。
截至2025年6月,全球已有29個國家將殺害女性罪入法,中南美洲就佔了其中17國。世界銀行認為,受《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與社會積極倡議影響,因此該區域國家擁有最完整的相關法律,包括明確定義犯罪行為、刑責分級,並將喪失親權或繼承權納入制裁措施等。
而比利時、法國、西班牙與葡萄牙等歐洲國家,雖未明確訂定殺害女性罪,但會針對因性別歧視而犯的殺人行為加重刑度。世界銀行表示,基於性別的殺人行為由來已久,但直到1990年代末,才有國家正式承認「厭女殺人」的存在。
本次通過立法的義大利,在全球性別差距指數中僅排名第85位,幾乎是歐盟成員國中最低。總部位於威尼斯的全球人權校園(Global Campus of Human Rights)說明,義大利婦女運動起步較晚,直到1981年,才廢除殺害出軌的姊妹、女兒或妻子可減刑,僅需判3至7年的「榮譽殺人罪」;1996年才將性侵從妨害善良風俗行為改列為刑事罪名。
美聯社報導也提及,義大利禁止小學生接受情感教育,高中生則需要獲得家長明確許可,官方對此提出的理由為「避免兒童受意識形態干擾」。
因此,義大利左派在野黨雖表態支持本次立法,但認為政府並未解決女性經濟依賴、文化觀念等結構性問題。義大利民主黨黨魁施萊因(Elly Schlein)指出,「義大利是歐洲僅有7個、未將情感與親密關係教育納入必修課程的國家。」認為嚴刑峻法無法解決問題,從學校教育著手預防才是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