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物
-
每天2杯手搖飲代替水又憋尿 23歲男腎結石血尿險送命
|生活台中有1名23歲的林姓男子,平時幾乎不喝水,每天只靠喝2杯手搖飲補充水分,加上工作得經常憋尿,沒想到引起腎臟結石出現血尿,拖了1個月反覆發燒進了急診,診斷出罹患急性腎盂腎炎,引發敗血症住進加護病房。營養師表示,平時就要多注意水分的攝取,而且不應以飲料、茶或咖啡來代替水。
-
新型態菸品行銷吸引年輕人 民團籲規範素面包裝、禁加味菸
|社福人權5月31日是世界無菸日,今(2025)年世界衛生組織WHO以「菸品亮麗、包藏禍心」的海報,提醒菸商正在用各種行銷伎倆吸引年輕人,拒菸團體呼籲政府要禁止加味菸品、規範產品設計,並採素面包裝等作為。國健署則表示已採跨部會加強取締,2年多來裁罰的件數將近有6000件。
-
小三通流入中國食品,違規竄台惹食安疑慮?【獨立特派員】
|生活台灣其實沒有核准螺螄粉進口,魔芋爽也必須專案申請、貼上繁體字標示才能販售,但在夜市、網購平台還是隨處可見。原來金門到廈門之間的小三通,成為民眾帶貨來台的灰色地帶。違規中國零食如何流入台灣?未經查驗、標示不明的中國零食,會對人體帶來什麼影響?民眾又該如何辨識?
-
中國新興零食「蠟瓶糖」是什麼? 在台灣販售可能違法?
|生活中國新興零食「蠟瓶糖」在社群爆紅,不過因蠟瓶糖多數未有標示成分和許可,台灣食藥署提醒,當中可能含有危害人體的色素以及工業蠟,目前並沒有蠟瓶糖的報驗紀錄,若違反《食安法》規定規避查驗最高可開罰300萬元。食藥署也將與地方政府合作查緝違規食品。
-
-
最接近天堂的食物 河豚毒性到底有多強?
|生活南投日前發生民眾自行烹煮河豚與親友分食,結果導致8人中毒1人死亡的意外,食藥署6日公布送驗結果,確認致死的物種為帶有強烈毒性的「月尾兔頭魨」。其他河豚也都有毒嗎?吃河豚中毒如何自保?
-
南投河豚中毒案檢驗下週出爐 專家:毒性為氰化鈉千倍
|生活南投仁愛鄉日前發生河豚中毒事件,造成1死、8人送醫,食藥署證實已經收到河豚檢體將進一步檢驗魚種和河豚毒素,結果於下週一出爐;並強調河豚毒素是氰化物千倍以上,呼籲不要自行捕捉或買來路不明的河豚。
-
WHO列「阿斯巴甜」為可能致癌物 一文了解分級標準與健康影響
|生活世界衛生組織(WHO)旗下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及聯合國糧農組織(FAO)14日發布研究報告,將人造甜味劑「阿斯巴甜」列為「2B級可能致癌物」。台灣學者提醒,由於致癌性的證據薄弱,不需過於恐慌食品中添加的阿斯巴甜,但也毋須將其視為保健品。
-
-
食藥署公告注脂肉須明確標示 7月1日起最高開罰400萬
|生活不少火鍋業者以「雪花牛」標榜肉品上等,但有些恐怕不是天然的原形牛肉,而是經過加工過的「注脂肉」,為避免民眾誤解,食藥署昨天公告,業者若使用注脂肉須明確標示,否則最高可開罰400萬元,新制從7月1日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