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
-
丹麥藥廠研發減肥藥 號稱可降肥胖病患死亡風險57%
|全球生產糖尿病與減肥雙效針劑「瘦瘦針」的丹麥藥廠諾和諾德(Novo Nordisk),在8月31日發表新研究,聲稱自家的減肥藥,可讓罹患心血管疾病的肥胖病患,降低心臟病發、中風或死亡的風險達57%。
-
男稱不堪照顧負擔弒母重判20年 婦殺癱兒符減刑條件獲判2年6月
|社會2023年台南及台北分別發生長照悲劇,2案都在今(27)日宣判。台南許姓男子自稱是照顧中風母親時情緒失控,辯護律師有意以《刑法》59條的情堪憫恕爭取減刑,但國民法官考量許男手段兇殘等因素,最後評議判許男20年有期徒刑。而殺害照顧近50年癱瘓兒的台北劉姓老婦,法官考量劉婦認罪且取得家人原諒,認定符合《刑法》情堪憐憫等減刑條件,判處2年6月有期徒刑。
-
台6旬翁跟團遊法走失 失聯逾40小時後尋獲
|社會1名66歲林姓旅客跟團到法國旅遊,卻在自由活動時間走失,經旅行社報警協尋,目前尚無下落,駐外單位也在全力協尋當中。觀光署已收到旅行社通報這起緊急事件,經查旅行社皆有依規定投保,要求旅行社盡力給予旅客家屬必要協助。由於林姓旅客曾中風,影響語言表達能力,家人相當擔憂,也在網站發文協尋,不過家屬26日晚間表示,已尋獲走失父親。
-
報案稱中風母跌倒、因病死亡 男遭檢警懷疑無救助作為聲押
|社會高雄發生一起詭異案件,一名鄭姓男子23日報案說中風的母親因病死亡,他向警方陳述18日看到母親跌倒,當時鄭母自稱沒事也有爬起來,就沒多注意,直到23日連幾天沒看到母親,才發現母親死亡。檢警認為,鄭男對母親有救助義務卻沒作為,依涉犯遺棄及殺人罪嫌移送高雄地檢署,並聲押獲准。
-
教宗方濟各因中風、心衰竭逝世 將安葬羅馬聖母大殿
|全球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與世長辭,稍早梵蒂岡證實他是因中風陷入昏迷然後心臟衰竭而過世。他的職已由樞機主教法瑞爾(Kevin Ferrell)暫代,可能這個星期六舉行葬禮、進入9日哀悼期,接著將舉行樞密會議選出新教宗。
-
美研發新裝置即時轉譯人腦訊號 有助中風失語者再「開口說話」
|全球為了讓喪失語言能力的患者能重新「開口說話」,科學家近期研發出能即時將腦內神經訊號轉換成語音的新款腦機介面,搭配AI合成語音模型,成功讓患者透過裝置,以近似自己原本的聲音表達出腦中想法。研究團隊表示,過去的腦機介面在神經訊號辨識上有輕微延遲,這項新研究有望使患者溝通更流暢。
-
公費流感疫苗四價改三價 疾管署預計採購700萬劑創新高
|生活為了有效降低流感併發重症及死亡,衛福部疾管署宣布,2025年10月開打的公費流感疫苗將改為最新的三價疫苗,且因應人口老化,預計採購數量達700萬劑左右,創歷年新高。另外有國際研究顯示,感染流感後15天內,約有1成患者可能引發中風。醫師建議,打疫苗才能降低併發重症的風險。
-
美研究:人類腦內塑膠微粒含量迅速增加 可能影響中風、心臟病等疾病
|生活美國最新研究指出,人類大腦中的塑膠微粒含量可能正在迅速上升,且遍布人體內血液、精液、母乳、胎盤和骨髓等處,顯示環境中塑膠微粒污染急劇上升的現象,如今也反映在人體中。該研究同時也指出,人體內的塑膠微粒,可能與中風、心臟病等疾病有關。
-
英德攜手研發AI防中風惡化 助醫突破診斷盲點
|全球天氣寒冷容易引發中風,及時診斷治療是未來康復程度的關鍵。英國和德國的研究人員研發出一款AI軟體,可以判斷中風發病的時間,以及逆轉的可能性有多高,號稱準確率是光靠醫師經驗判斷的2倍。
-
英新創公司開發中風復健裝置 以電流刺激助患者重建神經連結
|全球英國新創公司開發出一種中風復健的裝置,靠電擊刺激,幫患者重建腦部與肌肉的神經連結,逐漸恢復運動功能;參加初步測試的患者都出現顯著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