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man rights defender Lee Ming-che recently returned to Taiwan after serving 5-year jail sentence in China. According to a CCTV report, Taiwanese National Party Vice Chairperson Yang Chih-yuan has bee
台灣民族黨副主席楊智淵,在中國被指控從事台獨分裂活動,以涉嫌分裂國家犯罪等罪名,遭到拘提。近期從中國獲釋返台的李明哲,抨擊中共行徑有如綁匪;而法務部等單位表示,並未獲得相關通報,會持續掌握,並呼籲中方,對相關人身自由和言論自由應尊重,不應濫捕,影響我國人權益。
#MeToo風潮席捲全球5年,女性遭受的性暴力犯罪威脅更廣為世人所警惕,但受害者站出來追求正義,仍然面臨許多障礙,加拿大的魁北克獨步全球,創設家暴與性侵案件的專門法庭,從受害者立場出發,要讓她們安心指證,避免二度傷害,希望重建對司法制度的信賴,確保這類犯罪追究到底,施暴者無所遁形。
2019年發生的台鐵刺警案,促使監護處分制度受到高度關注並完成修法,除拉長監護期間外,次數也得以不斷延長。然而,監護處分修法卻也留下諸多問題,例如犯罪情節輕微一旦連結到監護處分,法律效果是否符合比例原則?此外,監護處分如何符合正當程序之要求,都是社會安全網有待完善的未竟之路。
繼加州州長紐森的罷免案之後,美國自由派的重鎮舊金山,7日將進行罷免地檢長博徹思的投票。特別是以華裔為首的罷免案支持陣營,指控博徹思執法不力、縱放嫌犯,市區搶劫、竊盜、吸毒、亞裔仇恨犯罪案激增。對此,博徹思表示推動罷免的人,扭曲亞裔受害者案件事實,並把這些案件政治化用來攻擊他,主要目的是要阻撓司法改革。
美國紐約州水牛城的非裔社區,14日遭一名18歲身著防彈衣的白人槍手,持威力強大的步槍,在當地的超市掃射,造成10人死亡、3人受傷,犯案過程還在網路直播。聯邦調查局FBI已將此案朝「種族主義仇恨犯罪」的方向調查。
南韓的青少年重大犯罪增加,讓社會掀起修法聲浪。即將上任的新總統尹錫悅也在競選時承諾,要把刑事責任的最低年齡從14歲調降到12歲,在法律界引起正反意見的論辯。
北歐國家冰島,號稱是全球最安全的國家。這句話不是隨便說說,因為在過去20年間只有4個人被槍擊身亡。但是最近這一年、當局發現,跟幫派有關的犯罪案件有上升趨勢,槍擊案發生的頻率增加,對治安形成新的挑戰。
烏克蘭官方指出,從2月24日俄烏開戰以來,已經發生了無數起性暴力案件,且據英國《衛報》報導,近期俄軍遭指控的性犯罪案件主要發生在烏克蘭東部、南部遭俄軍猛攻的城市,受害者多為行動不便且年長的女性。即便有著各式國際法條對戰時的性犯罪進行規範與指控,國際間對於武裝衝突的性暴力也多瀰漫「有罪不罰」的氛圍。對此,烏克蘭國會議員梅津采娃鼓勵受害者有心理準備後,公開提出指控,並表示「我們絕不會保持緘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