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語翻譯
-
身障特教組教師考題引爭議 考生提釋疑
|文教科技最近教師資格考試,身障特教組,一道題引發爭議。題目是,一名手語與口語並用的小二聽障生小芳,手語比口語好,在訂定個別化教育計畫時,應優先規劃哪一項?正確答案是加強口語表達能力,而不是提供手語翻譯。出題委員的解釋是:「手語翻譯員服務,主要提供給完全以手語溝通為主的聽障學生,小芳會口語,不符合標準」。對此,專家呼籲,要重視聽障學生原本的語言優勢與實際需求。
-
訴戰爭無情 "回家"手語故事版超越想像
|文教科技來自複象公場的劇作《回家》,把戰爭的殘酷轉化成一段溫柔卻震撼的故事。這部曾在英、法獲得國際肯定的作品,這次以全新手語故事版,在高雄春天藝術節登場。導演李承叡希望透過融合手語的表演,讓更多人看見語言的想像力,也讓聾人觀眾能無障礙地走進劇場,感受藝術的溫度。
-
到學校服務沒有保障 聽打員發起連署
|社福人權為了協助聽障學生在課堂上順利學習,許多大專校院都會提供手語翻譯與聽打服務。不過最近卻有聽打員投訴,台北海洋科技大學、長期延遲支付酬勞,讓他們的工作毫無保障,因此發起連署,希望教育部能夠從制度面來解決。對此,海科大出面致歉,強調未來會改善請款流程。而教育部也回應,將會鼓勵各校建立更完整的聽打支持制度。
-
中醫師自學手語 醫病無聲溝通拉近距離
|社福人權在台南市立醫院,有一位特別的中醫師趙念廷,他不需要手語翻譯員,就能直接用手語與聾病人對話,拉近醫病距離,讓看診變得更安心、更溫暖。來看看他們是如何在無聲中對話。
-
AI虛擬角色跨足多元領域,重塑職場與日常生活【獨立特派員】
|文教科技藉助建模與動畫技術,以及會深度學習的大語言模型等科技,現在很多領域都會創造AI角色。醫療界已經有AI衛教師,可以用族語來跟原住民溝通;媒體界也將有AI手語新聞主播報氣象,甚至在重大災難時,即時用手語傳達逃生訊息。這些AI角色是怎麼生成,又是如何和人類協作、執行任務?
-
向北市申請 政院會後記者會手譯恢復
|社福人權行政院昨天召開春節後首場院會後記者會,可以看見,原本因預算刪減,消失的手語服務回來了。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解釋,這是因為政院緊急申請了台北市政府聽語障溝通服務。
-
-
-
手語培訓
|政治想要學手語的朋友,告訴您一個好消息。在台北有手語翻譯員的培訓班要開課了。上課時間是4月29號到12月3號。受訓費用全免,報名時間到4月26號就截止了,請您把握機會。相信經過這八個月的學習之後,您也可以跟我們一起比手畫腳。詳細情形可向中華民國聾人協會洽詢。
-
北市招考手譯員 11/22前報考
|政治台北市政府勞工局手語翻譯服務團,於89年3月9日成軍,為達到聽語障者溝通無障礙的目標,明年度的新團員將於12月14日甄選。考試項目包含:筆試、面試及術科(手語翻口語、口語翻手語、雙向翻譯)等。報名日期至11月22日截止。歡迎具手語翻譯能力的您報名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