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燃料
-
美關稅談判期限進入倒數 川普團隊要求各國4日前提方案
|全球川普(Donald Trump)設定的關稅談判期限只剩下5個禮拜,川普團隊準備發出信函,要求世界各國在本週三(4日)以前給出最佳條件,以利談判進行。而外界最注意的中美談判,白宮表示,川普和習近平在本週很可能就會直接通話,以解決談判中的爭議。
-
鋼鐵廢渣變身環保綠建材 英新創企業打造零碳水泥
|全球水泥是現代建築不可或缺的建材,但碳排量高達7.5%。現在英國有新創企業將EAF電爐煉鋼時,所產生的鋼鐵廢渣加以處理後,生產出水泥的替代品。加上電爐的用電來自於風能和太陽能等再生能源,等於用鋼鐵廢渣生產出零碳水泥。
-
全球森林快速消失 研究:去年失去面積約2個台灣
|環境全球森林正以最快速度消失,最新研究顯示,平均每分鐘就有約18座足球場遭破壞,全球共失去6萬7000平方公里的原始熱帶森林,相當於2個台灣大,主要原因來自野火,而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高溫與乾旱則助長了火勢的蔓延。
-
丹麥能源部長證實考慮解除40年核電禁令 估明年提新技術分析報告
|環境丹麥在廢除核電40年後,目前全國有超過80%的的電力來自再生能源,但近期能源部長阿加德表示,正在重新考慮使用核能,將會對小型模組化核反應爐(SMR)等新核能技術的潛力及運用進行分析,預計明年提出報告。不過阿加德也強調,沒有要恢復傳統核電的打算,且審查新型核能技術潛力並不代表丹麥將放棄現行能源政策。
-
川普上任動搖全球減碳信心? 彭啟明:恐放緩但不至走回頭路
|環境攸關全球減碳承諾的巴黎協定通過滿10年,美國總統川普2度宣布退出,還取消電動車的相關補貼。環境部觀察,全球減碳也許力道會減緩,但不至於走回頭路,部長彭啓明鬆口,雖然國內碳費如期徵收,但政府不會逼死企業,正在研擬協助困難企業的辦法。
-
川普上任動搖全球減碳信心? 彭啟明:恐放緩但不至走回頭路
|環境攸關全球減碳承諾的巴黎協定通過滿10年,美國總統川普2度宣布退出,還取消電動車的相關補貼。環境部觀察,全球減碳也許力道會減緩,但不至於走回頭路,部長彭啓明鬆口,雖然國內碳費如期徵收,但政府不會逼死企業,正在研擬協助困難企業的辦法。
-
ICRI報告:全球84%珊瑚礁出現白化 專家:海溫升高為元兇
|環境國際珊瑚礁倡議組織ICRI日前提出了第4度的珊瑚白化報告,報告指出全球已有84%的珊瑚礁出現白化的現象,各方專家把矛頭指向暖化造成海水溫度升高,導致海藻死亡以及珊瑚礁白化。《美聯社》的報導則提到,報告出爐的時間點正好是川普(Donald Trump)二度入主白宮、大力提倡增加使用化石燃料。
-
以太陽能、種樹打造綠生產線 樂高越南廠盼明年達到零碳排
|全球丹麥玩具公司樂高集團(Lego)在越南啟用了集團唯一一座以低碳排量生產積木的工廠,62個足球場大的廠區,除了設置了上萬片的太陽能板配合儲電設備發電,也種植了5萬棵樹,並且用紙袋替代塑膠進行產品包裝。
-
質疑政府擴大購買美天然氣 環團憂四接恐威脅國安
|環境為了減少與美國貿易的順差,經濟部長郭智輝曾表示台灣要擴大購買美國天然氣。對此,反四接案開發的環保團體上午舉行記者會指出,在基隆港嘴、軍港旁邊興建天然氣儲氣槽,憂心會有國安風險,呼籲應該更積極推動地熱發電。
-
去年僅7國符合世衛空品標準 空污最嚴重5國在非洲、南亞
|全球全球空氣污染不斷惡化,瑞士空氣品質技術公司IQAir發表最新報告,顯示全球只有紐、澳、冰島等7個國家,以及17%的城市空氣品質符合世衛組織的標準,而南亞跟非洲則是情況最糟的地方。美國因為退出世衛組織,全球各地大使館將停止提供駐在地空氣品質數據,這也會導致未來空品監控更加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