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業
-
賴清德提180億農漁業支持方案 因應美關稅衝擊
|產經總統賴清德今(25)日接見全國十大傑出農業專家,一一點名得獎者,表示因為有大家的投入,讓台灣的農業能夠持續進步,保持競爭優勢;也強調面對美國新的關稅政策,政府已經提出新台幣180億元農漁業支持方案。
-
鬼頭刀銷美面臨關稅壓力 賴清德赴蘇澳與漁民座談
|產經台灣與美國關稅談判尚未定案,目前仍是20%暫時性關稅,20日下午針對銷美大宗的鬼頭刀,總統賴清德親赴蘇澳區漁會與漁民進行座談,漁業署坦言鬼頭刀銷美的關稅有可能因為比競爭對手國高,遭遇市場萎縮困境,但農業部已經提出多項支持措施進行補助。
-
澎湖老魚灶的新風貌|燒陶創造藝術新價值【我們的島】
|澎湖過去有許多魚灶,烹煮魚類利於保存。隨著歷史過往,魚灶漸漸沒落,甚至不斷崩壞消失。兩位藝術家在澎湖,運用魚灶燒陶,創作陶藝作品,開創魚灶的再利用。
-
「土耳其鮭魚」成養殖業玫瑰金 卻遭控污染、擠壓捕撈漁業
|全球土耳其因通膨飆升與貨幣大幅貶值,經濟局勢陷入高度不穩定,不過,當地有一種產業卻一枝獨秀,那就是有「土耳其鮭魚」之稱的「虹鱒魚」養殖漁業。土耳其的虹鱒魚是在低溫的黑海水域養殖,肉質與口感和鮭魚很相近,主要出口到俄羅斯、越南和日本等國。但這個產業容易污染海水,又會阻礙洄游魚類通行,長期下來恐將改變黑海的海洋生態,因此虹鱒養殖業者也遭受不少嚴重的批評。
-
僅剩十位青年的村落 將成火箭發射太空港【獨立特派員】
|文教科技屏東縣滿州鄉九棚村,一個依山傍海、只剩十位40歲以下成年人的小村落,在今年3月被選定為國家級火箭發射基地,是未來帶領國家太空發展的重要計畫。沒落的小村莊與浩瀚無垠的宇宙意外相遇,村民在生態與發展之間掙扎,期盼藉由國家資源翻轉沒落的村莊。國家則期盼建設基地,能提高涉及國安與資安的太空自主性。火箭發射不再受制於他國,從國防安全、太空產業到科學研究都可受益
-
北海道太空業與漁業共存 居民參與監控、助回收火箭
|全球北海道大樹町推動太空產業發展,雖然帶來人潮和商機,但原本當地以酪農業和漁業為主要產業,火箭發射造成的巨大聲響,可能影響到居民和牛群;火箭落到大海的話也會影響漁業捕撈。因此當地政府和漁民溝通,在捕撈期間儘量不發射火箭,同時也找他們協助海上警戒和回收火箭的工作,達到雙贏的效果。
-
CNN揭台灣遠洋漁船虐待移工 漁業署稱有關懷個案
|社福人權台灣的遠洋漁業長期依靠移工人力,但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報導指出,有移工遭虐、受傷甚至死亡的情形。對此漁業署回應,對於個案當事人都有表達關懷,也強調政府已經啟動「漁業與人權行動計畫」,會持續對漁業移工遭遇的困難進行跨部門協助。
-
雲林淨灘已撿逾3千公斤海廢 漁網、漁具占比最高
|地方雲林縣海岸線總長55公里,隨著近年環境保護更加被重視,縣環保局透過民間及企業等16單位辦理淨灘、淨海活動,從2020年至今(2025)年已撿拾3000多公斤海洋廢棄物,其中又以漁網、漁具及竹木等漁業廢棄物占比最高。而有當地養殖協會則希望能透過更有效回收機制,增加養殖漁民將廢棄漁具做有效回收。
-
中國控菲船非法闖主權海域 菲反指船員生命受威脅
|全球中國跟菲律賓21日再次發生海上衝突,中國指控菲律賓船隻在南沙群島非法闖入中國主權海域,還非法登上鐵線礁活動,因此採舉管控措施。菲律賓則公布當時影片,指控中國海警船對菲國漁船發射水砲,還撞擊菲國船隻,造成1名船員生命受到威脅。
-
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台東富山保育區放流抱卵龍蝦
|環境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上午在台東縣富山漁業資源保護區,海漁基金會和一個宗教團體發起放流龍蝦的活動,共有80多位民眾合力將4種不同品種的抱卵龍蝦和蝦苗放回海裡。由於保護區禁止捕撈,海漁基金會希望龍蝦在受保護的環境繁殖生長再向外擴展,修復週邊海域被大量捕捉而逐漸減少的龍蝦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