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業
-
保育組織指北海鱈魚過度捕撈 英漁業界稱數據有落差
|全球英國一家保育組織的報告指出,英國前10名漁業資源中,有好幾種魚類都被過度開發,數量已降至「極度危險」的程度。上個(9)月國際海洋探勘理事會甚至建議,應該全面停止捕撈「北海鱈魚」,因為魚群數量已接近崩潰。然而,英國漁業界提出反對意見,宣稱這些數據「不正確」。
-
台灣鯨豚擱淺高峰期將至 為何擱淺逐年變多?發現如何救援?
|環境每年秋季至隔年春天是台灣鯨豚擱淺的高峰期,1年可達150起擱淺案件,且紀錄遍及全台沿岸,近十年也有變多趨勢。一般民眾若碰上鯨豚擱淺該如何伸援?什麼是「三要四不」原則?
-
依據國際公約改善環境 新遠洋漁船今啟航捕撈
|地方為改善漁工工作環境,高雄有漁業公司在打造新船時,從臥室跟床鋪大小、浴廁及餐廳設備等,依照國際勞工組織的漁撈工作公約來規劃設計,這艘新式漁船今(29)日上午將從旗津出發,進行為期兩年的遠洋作業捕撈。
-
對等關稅衝擊台灣農業!開放市場又存在哪些隱憂?【獨立特派員】
|產經美國總統川普推動的「對等關稅」8月29日遭聯邦上訴法院判決違法,但暫時可維持至10月14日,等待最高法院審理。該政策自8月7日起實施,暫時性稅率為20%,再疊加既有關稅,已對台灣農產品出口造成明顯影響。產值最高的蝴蝶蘭訂單下滑15%,台灣鯛收購價下跌三成。同時美方強烈要求農產品進口零關稅,進一步衝擊台灣稻米、雞肉等產業。台美農產品貿易長期逆差,2024年台灣進口美國農產品金額達38億美元,出口僅9億美元。產學界憂心,若農產品市場成為談判籌碼,將危及糧食安全,對本土農業帶來嚴重打擊。
-
賴清德提180億農漁業支持方案 因應美關稅衝擊
|產經總統賴清德今(25)日接見全國十大傑出農業專家,一一點名得獎者,表示因為有大家的投入,讓台灣的農業能夠持續進步,保持競爭優勢;也強調面對美國新的關稅政策,政府已經提出新台幣180億元農漁業支持方案。
-
鬼頭刀銷美面臨關稅壓力 賴清德赴蘇澳與漁民座談
|產經台灣與美國關稅談判尚未定案,目前仍是20%暫時性關稅,20日下午針對銷美大宗的鬼頭刀,總統賴清德親赴蘇澳區漁會與漁民進行座談,漁業署坦言鬼頭刀銷美的關稅有可能因為比競爭對手國高,遭遇市場萎縮困境,但農業部已經提出多項支持措施進行補助。
-
澎湖老魚灶的新風貌|燒陶創造藝術新價值【我們的島】
|澎湖過去有許多魚灶,烹煮魚類利於保存。隨著歷史過往,魚灶漸漸沒落,甚至不斷崩壞消失。兩位藝術家在澎湖,運用魚灶燒陶,創作陶藝作品,開創魚灶的再利用。
-
「土耳其鮭魚」成養殖業玫瑰金 卻遭控污染、擠壓捕撈漁業
|全球土耳其因通膨飆升與貨幣大幅貶值,經濟局勢陷入高度不穩定,不過,當地有一種產業卻一枝獨秀,那就是有「土耳其鮭魚」之稱的「虹鱒魚」養殖漁業。土耳其的虹鱒魚是在低溫的黑海水域養殖,肉質與口感和鮭魚很相近,主要出口到俄羅斯、越南和日本等國。但這個產業容易污染海水,又會阻礙洄游魚類通行,長期下來恐將改變黑海的海洋生態,因此虹鱒養殖業者也遭受不少嚴重的批評。
-
僅剩十位青年的村落 將成火箭發射太空港【獨立特派員】
|文教科技屏東縣滿州鄉九棚村,一個依山傍海、只剩十位40歲以下成年人的小村落,在今年3月被選定為國家級火箭發射基地,是未來帶領國家太空發展的重要計畫。沒落的小村莊與浩瀚無垠的宇宙意外相遇,村民在生態與發展之間掙扎,期盼藉由國家資源翻轉沒落的村莊。國家則期盼建設基地,能提高涉及國安與資安的太空自主性。火箭發射不再受制於他國,從國防安全、太空產業到科學研究都可受益
-
北海道太空業與漁業共存 居民參與監控、助回收火箭
|全球北海道大樹町推動太空產業發展,雖然帶來人潮和商機,但原本當地以酪農業和漁業為主要產業,火箭發射造成的巨大聲響,可能影響到居民和牛群;火箭落到大海的話也會影響漁業捕撈。因此當地政府和漁民溝通,在捕撈期間儘量不發射火箭,同時也找他們協助海上警戒和回收火箭的工作,達到雙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