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依據國際公約改善環境 新遠洋漁船今啟航捕撈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為改善漁工工作環境,高雄有漁業公司在打造新船時,從臥室跟床鋪大小、浴廁及餐廳設備等,依照國際勞工組織的漁撈工作公約來規劃設計,這艘新式漁船今(29)日上午將從旗津出發,進行為期兩年的遠洋作業捕撈。

船身掛滿對新船祝福的布條,為保障外籍漁工在遠洋漁船上的人權及生活品質,高雄有漁業公司依國際勞工組織的漁撈工作公約打造遠洋漁船,於29日啟航。

黃鰭滿儎707號越籍甲板長鄧廷勇表示,「新船好一點,這邊大家工作都是好的。」

甲板長回到高級幹部的兩人房整理行李,新漁船黃鰭滿儎707可搭載40人,其中一般船員為4人一房、約有28個床位,依規範臥室高度須超過190公分,床鋪長寬也不得少於190跟70公分,另配有書桌、儲物櫃等設備。

漁業集團船舶設計總監李九五指出,「以前的廁所都是開放式的,就是跟鄉下的茅坑一樣,一個人、一個人的,大家上廁所都會互相看的到。現在注意個人隱私 ,所以他們現在都是有門能關起來。」

不只浴廁做出隔間、保障隱私,餐廳等空間也變寬敞,就連醫務室大門寬度都有講究,須讓擔架進出自如,內部也需做到可獨立隔離病患的程度。

高雄區漁會總幹事楊孟凡表示,「舊的漁船部分,就是可能在軟體的部分,或者是在一些比較軟性、可以小規模來做簡易維修,或者是加強的部分鼓勵來做改善。」

台灣過去曾因漁船工作環境惡劣遭國際詬病,為保障漁工權益,漁業署表示新漁船若不符合公約起居艙規定,將不核發漁業執照,舊漁船雖無須回溯公約規定,仍會鼓勵做軟裝等改造,不只友善漁工,也體現台灣對人權議題的看重。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