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
-
台灣電子支付用戶突破3220萬 iPASS一卡通奪冠、街口居次
|生活電子支付已成為台灣消費者日常生活的重要工具,根據金管會最新一期統計,台灣電子支付使用人數已經突破3220萬,而根據法規,經營電子支付門檻並不低,最低實收資本額高達新台幣5億元,也就是說只有大型企業才有辦法經營。專家分析,近來消費支付習慣改變,愈來愈多人使用電子支付,也累積各年齡層消費大數據,就可轉為精準廣告投放,因此吸引許多產業搶攻電子支付商機。
-
稱標會平台引進大數據 神說公司涉吸金
|社會神說國際網路公司陳姓負責人結合自己創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中華資金交易所,自稱研發自動續標標會平台,標榜高收益、高獎金。台中地檢署調查發現涉嫌違法吸金,涉犯《銀行法》、《洗錢防制法》罪嫌聲押獲准,另外扣押保全金額達30億元,檢方呼籲被害民眾與司法單位聯繫。
-
航測台灣|勾勒國土的數據容顏【我們的島】
|台灣國土壯闊秀麗,從高山到平原,有著不同地形和萬變地景,構成豐富樣貌。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航測及遙測分署,用超過一甲子的歲月,在台灣高空拍攝地景,同時運用先進儀器,測繪各種資訊,建立國土的數據容顏。
-
健保署醫療雲端系統優化改版 擴大第一線醫事人員使用
|生活因應少子化及明(2025)年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健保署醫療雲端系統今(2024)年進行優化改版,新增病人過敏紀錄主動提示及人工電子耳等重要植入物查詢功能,並擴大提供護理師等第一線醫事人員使用雲端系統,希望透過智慧雲端系統,提升病人醫療品質。
-
來台旅客新南向18國佔3成7 韓國客平均每日花1500最會買
|生活交通部觀光署公布去(2023)年「來台國外旅客」消費狀況,韓國旅客登上「最會買」寶座,來台期間每日花費約1500元台幣購物;而來台旅客最大宗由「新南向18國」奪冠。觀光學者分析,旅客來源較疫情前大不同,整體消費力也較過去低,必須檢視大數據對不同市場投其所好、刺激消費力。
-
AI大數據分析Z世代 精緻窮、職場變動成常態
|文教科技AI科技近年來蓬勃發展,也被廣泛運用到大數據的分析,1份透過AI分析2023年一整年,全台350萬Z世代在網路上發言的報告顯示,這群1997年後出生的年輕人,正享受著「精緻窮」的生活模式,注重娛樂、旅遊,追求精神和物質的雙重滿足;對於職場變動也是持開放態度,創業或是斜槓都是常態。
-
社工智慧平台大數據分析 家訪可預先評估風險
|生活剴剴案引發各界對於國內的社工人力議題進行檢視檢討,為了重視社工的權益與人身安全,衛福部委託國網中心研發「社會工作人員智慧決策行動平台」,透過大數據分析,讓社工在進行家庭訪視工作前,可以先判定個案的風險程度,預先準備。
-
瑞士IQAir 2023全球空品報告 國內彰化、台南、東港最糟
|環境瑞士空氣品質科技公司IQAir最近公布第6屆全球空氣品質年度報告,以2023年PM2.5數值來看,台灣空品最差的前3名城市為彰化、台南與屏東東港。彰化、台南兩縣市政府同步質疑對方數據的準確性,不過環團批評公單位在模糊焦點,應參考大數據改善空品。
-
台灣電子產業進駐泰國 南向擴展國際市場
|全球中美貿易戰開打6年,在美國對外貿易「去中化」的影響下,全球供應鏈移轉,近幾年東南亞已成為新世界工廠。泰國汽車工業發達,很多台灣電子產業已陸續進駐泰國卡位,此外,醫療科技也是台泰合作重點項目。電子科技是台灣強項,台灣市場規模小,開拓南向發展,不論是技術或是人才,都有助台灣擴展更大市場。
-
國人愛吃保健食品,如何食用要留意!【獨立特派員】
|社會你知道保健食品與健康食品有什麼不同嗎?為何保健食品不可宣稱療效、健康食品可稱療效?健康食品有哪13種保健功效?部分保健食品的廣告過於誇大功效,又有哪4大常見手法?民眾愛吃保健食品,希望能買到健康,但絕對不是吃就越多越健康,到底怎麼吃才正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