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垃圾
-
ESA:衛星重返大氣層過程 恐累積氧化鋁碎片污染高空
|全球太空垃圾問題近年來成為天文學界和科學界關注的焦點,歐洲的科學家從2024年一次近距離觀察的結果推測,衛星殘骸的氧化鋁等材料,焚燒過程會產生有毒氣體,累積起來對大氣層的破壞如何,還有待驗證。
-
英航太公司4月啟動創新實驗 擬在太空培育高純度鑽石
|全球疫情後改成一年一度的「範堡羅國際太空展」,日前在英國法恩伯勒市舉辦。這個全球太空產業的重要活動,今(2025)年推出了許多亮點。其中最吸睛的,莫過於「太空培育鑽石」這項實驗。即將在4月啟動這項實驗的英國航太公司表示,如果能成功的話,相關的技術和產品可望將引領新一代的工業革命。
-
傳SpaceX驚地緣政治風險 要求臺廠徙去海外
|咱臺灣毋但半導體晶片世界出名,講著太空衛星,嘛有袂少世界級廠商,愛靠買咱的零件。因為驚講中國一再擾亂臺灣,這馬就傳出講,太空公司SpaceX執行長馬斯克要求咱業者,徙去國外生產,才有機會提著愈濟訂單。(新聞標題、導言為臺語文)
-
SpaceX要台供應商產線外移 稱考量地緣政治影響
|全球台灣擁有龐大的衛星產業,不少供應商生產的零件供應全球相關太空產業,但受到中國不斷軍事演習影響,近日傳出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考量地緣政治影響,要求台灣供應商將生產線移到海外,目前已經有部分業者將部分生產線遷移到越南。
-
蘋果共同創辦人沃茲尼克出資 AI演算精準追蹤太空垃圾
|全球隨著地球上空人造衛星殘骸數量的增加,愈來愈多新創企業投入太空垃圾的追蹤。和賈伯斯一起創辦蘋果公司的工程師沃茲尼克出資成立新事業體,結合美國軍方太空司令部的即時資訊和AI人工智慧,研發出追蹤太空垃圾的系統,太空事業與衛星公司可藉此接收撞擊警訊,避免人造衛星受損。
-
歐洲重返太空 首度成功發射阿利安6型火箭
|全球歐洲開發的阿利安6型(Ariane 6)火箭今(10)日首次成功發射,上面並搭載3組用於研究目的的微型衛星,這枚火箭也新增特殊設計,能減少排放太空垃圾。歐洲太空總署(ESA)表示,阿利安6型對於歐洲的太空野心至關重要。
-
天降金屬砸中美國民宅 NASA證實為太空垃圾
|全球1棟位於美國佛羅里達州的民宅,上個月初被從天而降的金屬砸破,差點砸到住戶,民眾將該金屬的影像放上網,美國太空總署(NASA)15日證實該物體是國際太空站在2021年拋棄的其中一部分垃圾。
-
地球軌道佈滿太空垃圾 日開發清除術送回大氣層燒盡
|全球宇宙浩瀚無垠,但地球周遭早已被人類所製造的太空垃圾所包圍。日本一家新創公司利用定位與機器手臂技術,捕捉這些故障和報廢的衛星和火箭廢棄物,並讓它們在通過大氣層時燃燒殆盡,希望能減少地球上空的殘骸,促進太空探索永續發展。
-
歐洲祖父級衛星ERS-2墜回地球 部分機件在大氣層中燒毀
|文教科技歐洲太空總署一顆在1995年發射的祖父級衛星ERS-2,已在21日傍晚墜入地球,在太平洋上空的大氣層燒毀。目前尚未有目擊者見到實況並宣稱ERS-2功成身退,或見到任何殘骸落在地表。
-
中去年太空發射達66次 美副防長:欲削弱美、西優勢
|全球太空產業發展,除了是各國的科研展現之外,也為國際軍事帶來威脅和隱患。美國太空司令部在當地時間10日進行指揮官交接,國防部的副部長希克斯(Kathleen Hicks)指出,太空成為軍事行動的必要環節,而中國正在擴大太空和反太空能力,從2019年到2023年每年的太空發射次數增加1倍,光是2023年就有6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