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層

  • 英國風神號成功墜落大西洋 創成功控制衛星返地球首例

    |全球

    由英國製造的氣流觀測衛星「風神號(Aeolus)」,台灣時間29日凌晨在歐洲太空總署(ESA)引導下,結束過去5年來的任務成功返回地球,墜落在大西洋中,而這也是第一顆人造衛星在控制下返回地球的案例。

  • 太空人登月計畫 船艙裡外輻射問題首要面對

    |文教科技

    未來女性太空人登陸月球,並在太空中長時間執行任務下,如何防護太空輻射線,是當前美歐重返月球的阿提米絲計畫,最需要面對的問題。團隊正透過之前跟隨獵戶星號太空船出任務的假太空人,要尋找答案。

  • 超高音速巡弋飛彈 美俄中展開軍備競賽

    |全球

    就在俄羅斯與歐美之間,為了烏克蘭戰事導致對峙升高的同時,兩大陣營之間的武器競賽也如火如荼地在進行著。俄羅斯先後宣佈成功試射空軍跟海軍的超高音速巡弋飛彈;美國也在日前決定由雷神科技,負責把超高音速巡弋飛彈HACM,做成實際可用的戰場武器。

  • 中國長征5號火箭殘骸 墜近馬爾地夫海域

    |地方

    中國長征五號火箭,上個月29日發射後失控,火箭殘骸已在台北時間今天上午10點24分落入大氣層,最後墜落在靠近馬爾地夫的印度洋海域。 根據中國官方媒體報導,中國4月29日在海南發射長征五號火箭,目標是建構由3個模組組成的中國太空站。   沒想到發射後失控,原本外界擔憂,火箭殘骸可能墜落地球,造成汙染也傷及無辜。所幸最後墜落在印度洋海域,而且絕大部分器件在進入大氣層的過程中,已燒熔銷毀。

  • NASA火星探測器「毅力號」 成功登陸火星

    |地方

    美國的「毅力號」已經平安降落於火星地表,並傳回第一張火星地表的照片;若順利,這個最先進的火星探測器就會展開它的任務。   美國太空總署NASA所屬的噴射推進實驗室任務中心,傳出如雷的掌聲與歡呼;因為著陸前的最後7分鐘,是最關鍵也最危險的部份。 火星2020任務飛行計畫室主任麥特史密斯表示,「科學家認為,傑澤洛隕石坑是古老的湖床遺跡,是最有希望找出古老微生物證據,並蒐集樣本以供送回地球的地方;問題

  • 阿聯、中、美三國 今起接力發送探測器、太空船探索火星

    |地方

    根據天文學家的推算,這個月7日是火星的新年。就在這火星開啟新的一年的時刻,來自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中國和美國的太空船,將先後進入火星軌道或登陸,其中打頭陣的阿聯「希望號」,將在台灣時間9日深夜11點半左右,展開減速並準備進入火星軌道的程序。 這是去年7月20日,日本在鹿兒島南邊的種子島太空中心、發射H2A載運火箭的情形。隨火箭升空的,是由中東國家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研發的火星探測器。 阿聯的太空總署設在

  • 日隼鳥二號登「龍宮」採砂石 結束六年航行採樣返抵地球

    |地方

    2014年12月升空的日本隼鳥2號太空船,2019年兩度登陸小行星龍宮,並採集砂石樣本後返航。裝著樣本的密封艙,5日脫離隼鳥2號,台灣時間6日凌晨在澳洲南部的沙漠地區著陸,結束長達六年的太空旅程。   裝著小行星砂石樣本的密封艙,5日下午脫離隼鳥2號,6日凌晨進入地球大氣層,在澳洲上空劃出流星般閃亮的火光,之後在距地表十公里處打開降落傘,緩緩著陸。執行隼鳥二號計畫的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

相關標籤

近期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