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
-
中國管制境外稀土 擴及全球高科技產品
|產經中國商務部9日以「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為名,公布史上最嚴的稀土出口管制,並且史無前例地將管制範圍擴及全球高科技產品。這場北京點燃的「稀土戰爭」,預料將對全球高階半導體、人工智慧等高科技供應鏈造成衝擊。歐盟對此表達了高度關注、並表示這將進一步惡化中歐的貿易關係,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則表示,考慮停止從中國進口大量商品。
-
賴清德國慶談話聚焦6大關鍵力 將打造「台灣之盾」防空系統
|政治總統賴清德於今(10)日上午10時30分發表國慶談話,呼籲中國停止扭曲聯大2758號決議及二戰歷史文件,並強調會在2030年前讓台灣國防預算達到GDP的5%,加速打造防空系統「台灣之盾」、加強國防科技研發與不對稱作戰能力。此外,賴清德也感謝協助花蓮光復災後復原的「鏟子超人」們,稱讚這是世上絕無僅有的自發性全民運動,證明台灣人守護家園的決心。
-
工程師外流星國 馬來西亞推密集培訓促回流
|全球馬來西亞要發展高科技產業,但卻面臨人才大量外流的挑戰,不少工程師選擇到鄰近的新加坡工作,不但薪資翻倍,職涯發展也更具吸引力。為了留住人才,馬來西亞政府與業界攜手推出密集培訓計畫,甚至與台灣的大學院校合作,希望打造一條人才回流的通道。
-
台積電進駐磁吸效應 美鳳凰城成半導體新聚落
|全球在台積電磁吸效應影響下,美國最大的半導體展今(2025)年打破50多年的慣例,首度移師亞利桑那州鳳凰城舉辦,面對美國商務部長最近喊出「台美晶片製造五五分」口號,矗立在沙漠中的鳳凰城,究竟如何規劃半導體產業鏈聚落?台商、台廠又怎麼看待自己前進美國之路?
-
關稅談判我提3大訴求 鄭麗君:以台灣模式助美打造產業聚落
|產經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今(2)日召開記者會說明台美關稅談判進度,本次我方共提出調降20%對等關稅、不疊加原先關稅及232條款相關關稅優惠待遇等訴求,也向美方提出可採「台灣模式」投資方式,以科學園區經驗協助美國打造產業聚落,降低台灣企業赴美投資風險與成本。鄭麗君指出,由於美方的232條款調查尚未完畢,須待台美在232條款與供應鏈合作上達成共識,才能完成關稅談判。
-
金融時報:台灣成俄輕油最大進口國 半導體供應鏈恐陷入威脅
|政治《金融時報》報導指出,台灣今(2025)年上半年共自俄羅斯進口190萬噸輕油,成為全球最大進口國,主要進口商則為台塑石化,其麥寮煉油廠即佔全台進口輕油總量96%。由於輕油是製造半導體與電子零組件關鍵原料,該報導分析,過度依賴俄國原料,可能讓半導體供應鏈暴露於地緣政治風險。
-
美提晶片產能五五分 台經院學者憂削弱我產業
|產經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近日專訪拋出震撼彈,表示正在遊說台灣達成晶片五五分,也就是台美各生產一半晶片,而且依照推估,如果要達成美方預期40%到50% 的晶片自製率,至少需要5000億美元投資。有學者擔憂,恐怕會削弱台灣產業,破壞供應鏈完整性。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證實,副院長鄭麗君再度赴美進行關鍵磋商。而針對晶片五五分的構想,經貿辦則表示這是美方說法,不予評論。
-
林佳龍登華沙安全論壇演說 指中國等國已形成動亂軸心
|政治台灣首次有外交部長受邀出席華沙安全論壇,外交部長林佳龍在論壇上發表專題演說,強調台灣無法獨自成功,透過與歐洲合作,阻止威權政權擴張,同時他也點名中國、俄羅斯、伊朗和北韓等威權政權,已經形成動亂軸心,民主盟友要共同打造非紅供應鏈。
-
外媒指美擬推晶片1比1配額制 進口超過美製將課高關稅
|全球《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川普政府正在計畫要求晶片廠商,在美國生產的晶片數量,要跟從海外進口的數量維持1比1,否則將面臨高額關稅。專家認為,台灣多數IC設計廠商的產品,應該不會受到1比1配額制的影響。
-
南非政府請求協商 我今暫緩晶片管制出口
|政治南非政府片面公告,將我國在當地的兩個駐處更名以及降等,經濟部前(23)日公告,輸往南非的積體電路、晶片、記憶體等47項貨品,將要先經過經濟部核准,不過今日就宣布暫緩。外交部表示,因為我國駐南非代表處接獲南非政府協商請求,因此同意暫緩。另外,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則再點名,有99%晶片都在台灣生產,對美風險高,經濟部長龔明鑫則強調,台灣產業強大絕不是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