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
-
哥倫比亞知名廣場鴿滿為患 當地執行雄鴿絕育計畫
|全球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著名廣場,鴿子太多成了麻煩,不少遊客還會買飼料來餵食,讓環境越來越髒。當地政府和大學合作,不用捕殺,改以雄鴿絕育方式,抑制求偶、減少繁殖,從源頭控管數量。
-
阿富汗民眾上醫院整形 多社經地位較高女性
|全球關於阿富汗的新聞,你應該看過很多,但是接下來這件事情似乎充滿了違和感。塔利班關閉了全國的美容院,卻沒有禁止女性整型,不少社經地位比較高的人經常到美容醫院報到,有人甚至才25歲就做過2次拉皮,表面理由是,政府不干涉醫療行為,但背後其實還有另外的心理因素。
-
加拿大失明男「以牙還眼」 牙齒嵌人工角膜植入眼中重見光明
|全球加拿大一名男子右眼失明20年,過去曾動了近50次眼科手術,包含眼角膜移植,但每次都只能使用幾個月或幾年,直到今(2025)年6月,這名失明男子透過將嵌入人工角膜的牙齒放入眼睛的罕見手術,終於重見光明。
-
拜登動手術治療皮膚癌 額頭留明顯疤痕
|全球美國前總統拜登卸任之後,已經很少出現在國際新聞版面,但今(5)日傳出他在日前接受皮膚癌手術,在額頭留下了一道疤痕。而他在今(2025)年5月的時候,也才被診斷出罹患攝護腺癌。
-
亞東醫院微創瓣膜中心 開心手術今年破萬例
|生活台灣已邁入超高齡社會,心臟疾病是2024年國人10大死因第2位,也是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為了減少手術風險及併發症,新北市亞東醫院成立全國首個結合心臟內外科的「微創瓣膜中心」,更在今(2025)年5月達成開心手術突破1萬例的里程碑,上午院方舉行記者會、還邀請開心病友回娘家。
-
民團籲禁止「處女膜修復手術」 衛福部:需研議
|地方民間團體「台灣女人連線」和民意代表今(15)日召開記者會,正式宣告從2022年發起的「處女膜、惡露」正名活動已經取得成果,處女膜已經正名為陰道前膜或陰道瓣,惡露正名為產後排出物。民間團體呼籲,希望政府禁止處女膜修復術,全面檢討、淘汰性別歧視的詞彙並導正社會認知。衛福部醫事司回應,處女膜修復術是否禁止仍需研議。
-
跨性別者變更性別需強制手術 民團批侵害人權連署廢除
|社福人權目前台灣若要改性別,要有原生理性別性器官摘除手術完成的診斷證明書,但是性別與人權團體認為不應該強制手術,因此推動廢除強制手術的公眾連署,要求行政部門回應人民訴求。
-
減重名醫遭控涉手術致死奪2命 衛福部:已進入司法調查
|社會一名減重名醫近期遭病患家屬指控,家人進行減重手術後死亡,另一對姊妹同樣也找王醫師開刀減重,其中一人也死亡,等於王醫師的病患在10天內有兩人不幸死亡。今(6)日家屬在民意代表陪同出面召開記者會,呼籲相關單位盡速完成調查。
-
健保個別醫院總額上路 專家憂醫院不願開價差小藥品
|社福人權健保今(2025)年開始推動個別醫院總額,但傳出不少醫院疑似因此縮減門診或者延後非重要手術。藥學專家就擔心,還有的醫院會選擇藥價差大的藥品來賺錢,而不願意進貨比較貴的新藥,等於犧牲掉病患權益。健保署目前正在評估如何改革和監測。
-
女子做縮胃曠腸手術後死亡 家屬控網紅醫師無視風險
|社會民眾陳小姐在多位國民黨籍民代陪同下召開記者會,指控一位王姓網紅減重醫師無視風險,收取上百萬費用,替她早就做過切胃手術的嫂嫂做縮胃曠腸手術,導致嫂嫂術後2天不幸身亡。面對指控,當事醫院及醫師表示,案件已進入司法階段、不便回應;衛生局獲報後前往醫院稽查,初步發現有超收手術費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