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擬禁醫學生畢業直奔醫美 預告修法增2年PGY訓練門檻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為終結醫學生畢業後直接投入醫美產業的「直美」現象,衛福部近日預告修正《特管辦法》,強制規範醫師均須完成2年PGY訓練,否則不得執行任何醫美處置,新制將於明年(2026)1月上路。針對已在執業但未受訓的醫美醫師,衛福部將給予緩衝期。另外,衛福部也擬修法將耳鼻喉科更名為「耳鼻喉頭頸外科」,以符合實際診治範圍。
針對醫界出現部分醫師在醫學院畢業後,未完成「畢業後綜合臨床醫學訓練」(Post-Graduate Year,縮寫為PGY)等訓練,就直接投入醫美工作的「直美」現象,衛福部近日預告修正《特管辦法》,規範施行特定醫美處置的醫師,均必須完成2年PGY訓練,以及取得相關專業訓練課程證明,並定期接受繼續教育課程。新制預計於明年1月正式上路。
此外,衛福部也在新制中訂出「溯及既往」條文,要求已在執業的醫美醫師,若未完成PGY訓練,則須在緩衝期間內「回醫院」接受訓練取得證明。
新法同時將美容醫學分類為3個等級,分別為包含光電或針劑注射等治療方式的「特定美容醫學處置」;眼鼻整形、植髮、抽脂等「一般美容醫學手術」;以及臉部削骨拉皮、單次抽脂量達1500毫升等「特定美容醫學手術」。其中美容醫學手術的執行醫師,除須完成PGY訓練外,也進一步限定僅可由持有外科等10大專科醫師資格者執行。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對此表示,新制若無完善銜接機制,將影響現有從業者權益,醫院也會面臨人力與行政等負擔,呼籲衛福部提出病安相關證據,使政策更具說服力。
衛福部長石崇良回應,修法是為了提高醫療品質與病人安全,回歸專科醫師訓練才能具備基本能力,將給予既有從業者完成PGY訓練的緩衝期。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則指出,光電或針劑注射等治療執行醫師需在2年內完成訓練,其他美容醫學手術醫師則需在3年內完成。
衛福部近日也預告修正《專科醫師分科及甄審辦法》,重點包括將「耳鼻喉科」更名為「耳鼻喉頭頸外科」。衛福部指出,更名不會影響民眾就醫權益,主要是為了符合該專科實際診治範圍,並順應國際潮流。未來正式更名後,僅新設立診所或醫師更換證書時才需要調整名稱。
李彥穎/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