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
-
土耳其PKK黨解散終結衝突 庫德族人時隔數十年重返家園
|全球土耳其的庫德工人黨PKK今(2025)年5月宣布解散,並在7月象徵性地解除武裝。而PKK的大本營,同時也是過去血腥衝突最嚴重的土國東南部哈卡里省,民眾已開始重回正常生活,牧民也帶著羊群重回山區的家園放牧,但數十年的緊張情勢早已改變一切。
-
核三公投前的N個提問|屆期的核電廠該重啟或除役?【我們的島】
|環境今年5月17日,第三核能發電廠2號機運轉到期停機,台灣正式進入「非核家園」時代。不過,反核與返核的拉鋸戰並沒有終止。5月13日立法院通過《核管法》修法,已經停機的核電機組可以申請「重啟」,5月20日立院又通過重啟核三廠的公投案。服役四十年原本要除役的核電廠,應該退出江湖,還是重新披掛上陣?
-
印度、波蘭和匈牙利太空人 睽違數十年重返太空
|全球印度、波蘭和匈牙利各有1名太空人,週三(25日)搭乘美國商業太空船順利發射升空,前往國際太空站,預計停留14天。這也是這3個國家睽違數十年後,首度將太空人送上太空。
-
島在現場》台南嶺南里民反對東原土資場設立,認為斷層風險、地下水隱憂仍在【我們的島】
|地方台南市東山區嶺南里近日不平靜。當地居民沒想到昔日為了事業廢棄物掩埋場舉起抗議標語,十多年後,又要再度舉起抗議牌。只不過這次抗議的對象,從掩埋場變成土資場。
-
近10年山域事故迷路占37% 熱門登山路線增路標、可通訊點
|生活登山人口增加,發生山域事故案件也有成長趨勢,消防署統計,近10年來發生3450件,以迷路最多、占了37%。為此農業部林業保育署盤點熱門登山路線,跟民間電信業者等單位合作,增設「可通訊點標示」;另外過去每500公尺設置路標,現在熱門登山路線,100公尺就設置一面。
-
-
《核管法》修正案三讀通過 核電廠最長可延役20年
|政治國內最後一部運轉中核電機組核三2號機,運轉執照17日到期,國民、民眾兩黨提出的《核管法》修法,13日下午舉行廣泛討論之後,《核管法》第6條修正案最後三讀通過,將來在核電機組執照到期後,經營者隨時可跟核安會申請再繼續運轉,執照的有效期間最長為20年。
-
俄羅斯永凍土融化加速 致建築受損、恐釋出古病原體
|全球俄羅斯有65%面積被終年不融化的永凍土覆蓋,隨著暖化日益嚴重,部分地區永凍土開始解凍融化,導致地勢凹凸不平,房屋地基與結構受損,也釋放出大量冰封的溫室氣體、甚至古老病菌,對人類生存環境構成更大的挑戰。西伯利亞東部酷寒的雅庫特地區,過去30年來升溫將近攝氏2度,速度之快已經達到極端天候的臨界點。
-
行人優先區改變人車路權,行人不必靠邊走!【獨立特派員】
|生活行人友善區和優先區,是國外經常可以看見的設置,但在台灣仍是相當陌生的概念。從路口設計到鋪面,清楚地提醒用路人,這是一個需要減速慢行的地方。路口地上有減速丘、車輛時速必須降到20公里以下、禁鳴喇叭;行人有優先路權,可以全寬通行,完全翻轉了行人得靠邊走的既有規定。
-
震後花蓮觀光仍未復甦 業者探索新方向【獨立特派員】
|地方花蓮長期以來大小地震不斷,但唯獨0403地震是重創花蓮觀光業最深的一次。2024年花蓮觀光人次降幅達54.29%,近十年之最。究其原因,除了地震芮氏規模達7.2,嚇跑觀光客外,世界級旅遊亮點:太魯閣國家公園也受到衝擊,需要好幾年恢復。這讓倚重自然資源的花蓮觀光業驟失吸睛優勢。許多外國團客,例如郵輪直接取消花蓮港停靠點。迫使花蓮觀光業者重新思考,花蓮還有哪些在地風土人情可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