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
-
台灣到休士頓只要2.5小時 太空旅行多久能實現?亞軌道飛行是什麼?【新聞實驗室】
|文教科技今年7月,台灣首度有火箭送到北海道進行商業試射;美國在台協會也宣布,台美雙方可望進行「太空港」合作,引發台灣社會熱烈討論。台灣很快也會有太空旅行嗎?未來飛行到美國休士頓可能只要2.5小時?
-
格陵蘭冰下湖泊向上推擠 冰層裂解、地下水噴發加速融冰
|環境格陵蘭不僅成為國際政治焦點,也受到科學界關注。《自然地球科學》期刊指出,研究團隊自2014年起發現,北部冰層下方藏有巨大湖泊,10年來湖水向上推擠,導致冰層開裂、地下水湧出,並且侵蝕冰層。科學家認為,這有助釐清氣候變遷與海平面上升的關聯。
-
後壁七股仍有屋頂破損 居民憂「楊柳」趕工修繕
|地方台南許多受災戶因丹娜絲颱風而屋頂被吹掀,至今還沒修復好,但颱風楊柳不排除登陸台灣,居民很擔心,只能趁著天氣放晴開始趕工修繕。另外,風災過後造成石棉瓦災情,目前已累計清運811公噸,民眾如有需求可向區公所免費索取太空包。
-
米其林主廚打造太空餐 經典法餐將登太空站
|全球太空人的食物大多是冷凍乾燥包裝,打開後加水即可食用,口感相對簡單。不過2026年國際太空站的太空人可望品嘗到鵝肝醬、黑蒜燉牛肉和椰香煙燻米布丁等法國經典大餐,因為歐洲太空總署邀請法國米其林三星名廚設計特別餐,將由法國太空人阿德諾帶上太空站。
-
歐洲盼國防太空自主 挪威瑞典良性競爭打造太空港
|全球川普的美國優先政策以及俄烏戰爭威脅,都讓歐洲認真思考提升獨立的國防與太空能力。瑞典跟挪威在靠近北極圈的歐洲最北端正在進行一場太空競賽,打造可執行衛星發射任務的太空港,希望擺脫對美俄的依賴,確保在太空領域的自主地位。
-
首屆台灣盃火箭競賽旭海登場 陽交大、聯合大學團隊奪冠
|文教科技由國家太空中心跟屏東縣府,在旭海科研火箭發射場舉辦的首屆台灣盃火箭競賽決賽,大專組由陽明交大及聯合大學組成的團隊奪冠。而發射場的新建組裝廠跟整修控制中心,今(27)日也進行揭牌,宣示台灣發展太空及衛星產業的決心。日前美方透露考慮在九棚基地設置太空港,國科會表示希望屏東未來能成為探空重要基地,與國際接軌。
-
牛比人多的日本小鎮 發展太空港航向宇宙【獨立特派員】
|文教科技北海道太空港(HOSPO)從40年前開始建置,基地的所在地大樹町是以畜牧業及漁業為大宗。居民形容,大樹町是牛比人多的小鎮,看似與太空關聯不大,但其實已經有業者跨域合作,將乳牛的排泄物轉化成火箭發射的燃料。大樹町也竭力連結太空產業,從飲料販賣機、飯店、國道休息站等都有「宇宙」的元素。在地企業希望透過太空港這項產業亮點,為小鎮帶來更多人才跟人流,一同享受發展紅利。
-
台製火箭發射 選在日本北海道太空港【獨立特派員】
|文教科技台灣正在規劃國家級的火箭發射基地。獨立特派員橫跨2500公里,來到全亞洲唯一開放海外單位使用的多功能太空基地-北海道太空港(HOSPO)。基地所在地是只有5400人的北海道小鎮-大樹町,以得天獨厚的環境條件為前提,結合地方政府的決心、找到願意合作前進的對象及國家戰略性的支持,都是太空港得以實現且持續的重要引擎。
-
台美深化太空合作 美方擬屏東九棚設太空港
|全球美國近年深耕太空航行,力拚用於商業用途,世界各國都陸續發展太空港。台美深化太空合作,美方考慮在屏東九棚基地設立太空港,消息一出引發關注。有學者表示,九棚基地合太空港的2大條件,氣候穩定以及腹地廣闊;也有專家認為,台灣若有太空港就可執行戰略任務,突破中共封鎖,從美國本土運送武器裝備到台灣。
-
AIT稱有望合作太空港 專家指仍要考量周邊規劃
|文教科技美國推動發展太空港計畫,AIT在社群媒體發文表示,美台正在洽談相關可能合作,有望將台北到休士頓飛行時間從目前的15個小時、縮短至2.5小時,初期可能以無人貨運任務為主,也能逐步發展至載人飛行,而台灣考慮屏東九棚為發射場地,有潛力升級為未來的太空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