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
-
關務署查1.4萬件包裹 168件疑違規洗產地
|兩岸防範中國產品從第三地出口貨品來台「洗產地」,關務署的查核小組從4月到現在已經調查大約1萬4千件包裹,結果查出168件疑似違規貨品,大宗是電腦零件與通訊設備。專家分析,電子零件產品不論台產還是中國製造,關稅差異不大,不過如果是塑膠貨品,稅率差異至少35%,目前已有50位出貨人涉及產地標示不實,遭國貿署開罰。
-
台MIT博士生AI生成程式 驅動機器人完成多樣任務
|文教科技AI浪潮加速機器人發展速度,麻省理工學院有台灣博士生運用AI深度學習,讓同一款機器人可以快速上手,執行不同任務。另一位在MIT的台灣博士生,靠AI分析飛行軌跡,推出只有硬幣大小的無人機,能夠深入倒塌建築物的縫隙,協助搜救。2位台灣人在波士頓的機器人研究,善用AI備受矚目。
-
MIT立方衛星山雀T2美國升空 順利與台灣地面站通聯
|產經國家太空中心TASA宣布,自製立方衛星山雀T2,在台灣時間今(24)日清晨搭乘SpaceX獵鷹九號火箭升空,並且在8小時後順利與台灣地面站通聯。太空中心指出,此次任務希望提升衛星元件酬載開發的多樣性,以提高立方衛星任務成功機率。
-
自製軍用商規無人機亮相 供應鏈去紅化100%在台生產
|產經無人機在俄烏戰爭取得亮眼表現,國內有業者今(19)日首度亮相標榜100%在台生產的軍用商規無人機,也號稱「台版彈簧刀」,飛行時速最快可以達到250公里。對於如何達成關鍵的「去紅化」,這款軍用無人機整合國內30多家廠商,打造MIT藍色供應鏈,預計今(2025)年完成量產機制,爭取國外訂單。
-
美國關稅政策變數大 政院880億支持方案延後公布
|產經美國對等關稅政策衝擊全球,儘管9日又宣布暫緩90天,但政策不確定性仍影響台灣中小型出口業者。行政院長卓榮泰今(13)日與高屏工業、農漁產業座談,承諾會全力協助業者紓困,此外因美國政策仍在變動,政院原訂14日公布880億支持方案的申請時間和內容,將再延後1週。
-
昇銳電子涉進口中國監視器 貼標MIT流入企業及政府
|社會國內安控大廠昇銳電子從2009年起,涉嫌從中國進口監視器主機等零件,在台重新組裝、貼上台灣製造標籤出售,經檢調追查更發現,相關主機有回連中國雲端服務伺服器,公司董事長經訊問後昨(20)日以100萬交保。而昇銳電子發重訊指出,全力配合檢調調查,對公司財務業務無影響。
-
美國智庫佮MIT臺海兵力推演 頭擺加入核武
|美國華府智庫戰略佮國際研究中心,頭一改針對臺海戰爭用著核武的狀況,進行大規模推演,15改推演,結果美軍干焦5改有法度拍敗中國。另外咱共美國買的108台M1A2T戰車,第一批38台,傳講下暗就會當運到新竹湖口基地。(這條新聞標題、導言是台語文)
-
美智庫CSIS台海兵推首納核武 15次推演美軍僅5次擊退共軍
|兩岸中共擴張核武威脅,美國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跟麻省理工學院,進行台海戰爭的最新兵推首度納入核武,15次兵推結果顯示,共軍主動使用7次核武,5次成功占領台灣,美軍則擊退共軍5次;另外傳出國軍向美採購108輛M1A2T戰車,首批38輛今(15)日抵達台北港,預計晚間卸貨,載往陸軍湖口基地。
-
AI加速發展仰賴資料中心 高耗能高排碳衝擊環境
|全球人工智慧近年在許多領域都成為熱門的字眼,特別是2022年11月,美國開放式人工智慧研究中心OpenAI推出ChatGPT之後,發展的速度大幅增加。不過除了部分勞工團體對於AI可能造成失業表達憂慮,人工智慧運作仰賴的資料中心,驚人的耗電量與碳排放,所造成的環境衝擊,卻可能受到多數人忽略。
-
綠色能源器材消耗金屬礦 開採轉向深海
|全球風力、太陽能發電以及電動車,被視為因應氣候變遷節能減碳的替代選項;不過,這些綠色產品實際上消耗更多金屬。而在陸地開採日益受限之下,不少國家把腦筋動到幾千公尺深的海底,但深海開採同樣有嚴重的環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