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
-
網路高齡負面用語調查出爐 基金會籲重視高齡歧視
|社福人權台灣迎來超高齡社會也面臨挑戰,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公布《網路高齡負面用語調查報告》,與高齡相關的負面詞與以「詐騙」為最多,在社群和新聞用語中最常見與高齡連結,基金會呼籲,社會應該重視語言中的高齡歧視,去除偏見來促進理解 。
-
北市列冊需關懷獨居老人增 民團:獨居獨老未必弱勢
|社福人權最新統計顯示,去(2024)年台北市列冊「需關懷」的獨居老人來到9796人,比前一(2023)年增加了1000多人,而以家庭戶數來說,對比5年前「單人高齡戶數」巨幅增加74.85%。民間團體指出,「獨居獨老」不一定是弱勢,但要保持與社會的連結。
-
日本找外國人補勞動力缺口 成立外籍人士專責機構
|全球日本社會高齡少子化,勞動力短缺,相對地,旅日外國人卻逐年成長,成為補足勞動力缺口的重要關鍵。但日本最近開始討論外國人增加對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因此,日本政府7月成立了專責機構,跨部會整合與外國人相關的問題和政策,專家也表示,應該採取各種措施,努力讓外國人融入日本的生活,才能建立彼此共存的社會。
-
駕照管理改革 添考試項目、違規受訓、高齡分級
|台語新聞交通部公路局今日 (10/1) 公佈新的駕照管理3大改革策略,其中高齡換駕照,只要滿70歲,明 (2026) 年5月開始就愛主動去換,到75歲,駕照3年換一改,而且也愛做體格檢查佮認知功能測驗等等,確定駕駛食老猶是會當安全駛車的應變能力。(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公路局明年起推17道安改革 年滿70歲須換駕照
|生活交通部公路局今(1)日公布新的駕照管理3大改革策略,期望以人為本,透過初學考照、違規回訓,還有高齡分級換照等新制。在高齡換照部分,只要年滿70歲,明(2026)年5月起得主動換照,到了75歲,駕照得每3年換發1次,除了得通過體格檢查和認知功能測驗等,還得納入醫師評估靈活度機制,確保具備安全駕駛能力。
-
全球「退而不休」新趨勢 瑞典65歲長者投身DJ行業
|全球醫療進步與養生觀念提升,讓現代人即使年紀漸長依舊能保持健康、延續職場能量。越來越多長者過了退休年齡仍選擇繼續工作,開創精彩的第二人生。以日本為例,2024年65歲以上持續就業人口高達930萬人,就業率25.7%,再創新高。富比世也歸納出6種退休後工作模式,提醒民眾從中年開始,就要為「退而不休」的新人生,提前準備。
-
日102歲人瑞登頂富士山 獲頒金氏世界紀錄
|全球愈來愈多國家的人口進入超高齡階段,長壽健康的高齡長者也以實際行動,改寫老的定義。澳洲昆士蘭有一名92歲的志工至今仍安全駕車,幫其他長者送餐送藥;日本一名高齡102歲的人瑞志工,8月拿下富士山登頂最高齡的世界紀錄。這些長者將每一天當成人生最後一天,在認真生活,也從服務他人的工作找到生命的樂趣。
-
高齡世代翻轉晚年想像 台中長者走訪社區分享技藝
|社福人權台灣高齡人口比例逐年攀升,平均每5人就有一位長者,但「老」是否只能等於被照顧?在台中一群銀髮生活達人,正以自身智慧和技藝翻轉社會對老年的想像。
-
65歲以上長者佔25% 台南銀同社區推青銀合作
|地方台灣在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也就是65歲以上的長輩人口,超過總人口的20%。在台南的銀同社區比例更高達25%,是超高齡社會的縮影。這裡的長輩比年輕人更活躍,他們用行動證明,老年不只是生命的延續,也是社區活力的延伸。
-
熱浪來襲!──勞工、高齡長者如何因應高溫衝擊?【我們的島】
|環境炎炎夏日,氣溫屢創新高,面對酷暑,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躲進冷氣房,當極端氣候已經成為常態,高齡長者、戶外勞工,這些特別容易受到衝擊的高風險族群,該如何因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