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高齡負面用語調查出爐 基金會籲重視高齡歧視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灣迎來超高齡社會也面臨挑戰,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公布《網路高齡負面用語調查報告》,與高齡相關的負面詞與以「詐騙」為最多,在社群和新聞用語中最常見與高齡連結,基金會呼籲,社會應該重視語言中的高齡歧視,去除偏見來促進理解 。
來到社區宣導反詐騙,員警拿著手板,仔細向長者剖析詐騙集團手法,避免長者成為被鎖定目標,民間團體攜手數據平台,公布網路高齡負面用語調查報告,發現新聞和社群中,與高齡連結的負面用語。
前十名分別是詐騙、高齡駕駛、違規、被騙、暴衝、受騙等等,進一步分析,負面用語涵蓋四大領域,包含金錢詐騙、交通安全、世代衝突以及汙名化言語類,民團呼籲,社會應重視語言中的「高齡歧視」。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組長劉容谷表示,「大家在面對未來高齡用語上面,我們可以少一點貶抑詞或者是標籤,對他們多一點尊重跟同理。」
同樣也面臨超高齡挑戰的日本長照業者分享,日本社會也在學習對於長者,有更多的提醒與包容,教育是關鍵。
日本長照機構業者吉村真佐子指出,「我們小的時候學校有道德的課程,那現在好像沒有了,也有關係,教育是很重要的。」
蘇先生說道,「每個人都會變老,每個人的想法都會一直在改變,社會對於一件事情的看法,也都會一直在改變。」
而日前陸續發生高齡者駕車事故後,交通部自2026年5月起實施高齡換照新制,門檻下修到70歲,通過體檢、完成交通法規課程與危險感知體驗,可領5年駕照,粗估第1波將有110萬人達到換照門檻。
若長者評估自身狀況主動繳回駕照不再開車,公路局也會提供TPASS電子錢包乘車支出每月50%回饋金。
交通部長陳世凱表示,「可以讓他更便宜地使用公共運輸的工具,當然你有提到說如果說鄉下的長輩們,其實鄉下也不用擔心,因為我們其實現在我們的公路局,有幸福巴士跟幸福小黃。」
交通部強調,新制推動的目的,在於關懷高齡駕駛安全,非限制長者開車權利。至於75歲長者若要持續駕車,維持逐3年換照制度,通過體檢及安全教育課程外,還須通過認知功能測驗,就可換發有效3年的駕照。
許勝婕/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