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
-
中共六中全會》中共黨史第三份「歷史決議」 料為習近平功績史上留名
|全球為期四天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下簡稱六中全會),首天會議8日上午在北京召開,會議將審議《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這將是中共黨史第三份「歷史決議」,前兩份決議分別為毛澤東、鄧小平確立黨內的地位,外界預計,這次決議將一如既往,進一步突出現任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功績。
-
川普欲消除「不當意識形態」 全美最大博物館成整頓標的
|全球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一道「重建美國歷史真相與理智」的行政命令,把矛頭指向全國最大的博物館機構史密森尼學會,要求取消所有鼓吹「分裂敘事」、「不當意識形態」的計畫;並指示內政部要把2020年「黑人的命也是命」所推倒的南方邦聯人物雕像、紀念館重新恢復。再加上近來他接管甘迺迪中心全面主導節目內容,以及干預哥倫比亞大學校務等事件,一連串措施,都標示著美國文化政策的轉向。
-
「文學讓我們知道為何而戰」:烏克蘭文化抗俄烽火四起【專訪】
|文教科技華倫堤娜.布坦可今年19歲,出身基輔(Kyiv),現為烏克蘭最大出版品銷售平台Yakaboo的國際市場發展部主任。她認為,「戰爭」表面上是一個直接關乎存活與否的問題,但在混亂失序的戰時階段,人們會試圖理解與形塑自我,她說,文學不僅能讓讀者了解「我是誰」,也能在戰事中扮演心靈的庇護所。
-
俄烏戰爭/俄羅斯新版歷史教科書:出兵烏克蘭,是正當的
|全球由總統普丁的幕僚、前任俄國文化部長梅丁斯基(Vladimir Medinsky)參與編輯的《俄羅斯歷史,1945年至21世紀 (History of Russia: 1945 to the start of the 21st Century)》新版歷史課本,是俄國第一本提及俄烏戰事的教科書。全書僅花費5個月即編撰完成,是9月1日新學年的學校正式用書,書裡收錄蘇聯解體、普丁政權以及進行中的烏克蘭戰事,忠實反映當權者的歷史觀,也招致扭曲史實的批評。
-
教育部按算編寫教材 判斷中國威脅、國際情勢
|教育部長鄭英耀進前講,佇今年暑假進前,欲編寫判斷中國威脅、國際情勢的教材。親像舊(2024)年歐洲議會,就捌譴責中國亂解說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文,來扭曲臺灣主權、排斥臺灣參與國際。國教院就有針對這款的狀況,招專家、學者佮教科書出版業開會,建議未來課本內底,歷史上這寡重要的國際決議、合約等等,愛用英語原文呈現,幫助學生了解歷史的原貌。(新聞標題、導言及內文皆為台語文)
-
英王理查三世電影將上映 遺骸失而復得盼平反歷史負面印象
|全球英國國王理查三世在大文豪莎士比亞筆下惡名昭彰,他的遺骨失蹤500年才重見天日。這段故事被改編成電影。當年讓理查三世的遺骸重見天日的關鍵人物,業餘歷史研究者蘭莉,希望能讓理查三世負面的歷史形象獲得平反。
-
二戰結束80週年傷痛仍在 婦團籲慰安婦歷史納108課綱
|社福人權第二次世界大戰今(2025)年結束80週年,對台籍慰安婦而言,直到現在,歷史傷痛始終未真正被平反。上午婦女救援基金會再度舉行記者會公布網路調查結果,發現71%民眾透過學校歷史教科書認識相關內容,13至18歲年輕學子的比例更高達89%,呼籲應將慰安婦與軍事性奴隸事件納入108課綱。
-
中共六中全會》建黨百年作出「歷史決議」 習近平為二十大繼任鋪路?
|全球為期四天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下簡稱六中全會),首日天會議8日上午在北京召開。中全會全名為「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目前召開的六中全會,是指第六次全體會議,將審議《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外界預計,這次決議會進一步突出現任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功績。
-
想再聽你說故事——懷念作家陳柔縉(1964-2021)【觀點】
|文教科技擅長書寫臺灣庶民生活史的作家陳柔縉,15日在新北市淡水區騎腳踏車時遭後方機車追撞,雖緊急送醫搶救,但於18日傷重不治,享年57歲。陳柔縉1964年生於雲林,臺灣大學法律系司法組畢業,曾任《聯合報》政治組記者、《新新聞》資深記者,現為專欄作家。2009年以《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獲金鼎獎,首部時代小說《大港的女兒》於2020年12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