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
-
拚搶先「重返月球」 美全面禁止中國公民參與NASA計畫
|全球美國太空總署(NASA)近期宣布,禁止在美國持有效簽證的中國公民參與所有NASA太空計劃,以確保該機構安全,NASA並強調,美國正處於第2次太空競賽。《衛報》報導指出,美中兩國不僅正在競爭新一輪的太空人登月任務,也都希望能成為首個將火星樣本帶回地球的國家。
-
NASA發現火星「豹紋岩石」 科學家:或為生命活動跡證
|全球火星上可能確實存在過生命,美國航太總署NASA在10日宣布,火星探測器毅力號在火星耶澤羅隕石坑的古老河道岩石中,發現可能與遠古微生物相關的豹紋與罌粟籽斑點結構。科學家推測,這或許是30億年前生命活動留下的跡證。研究團隊形容這是迄今最有力的候選樣本,但仍須送回地球實驗室進一步分析。
-
探測器「洞察號」帶回數據 揭火星演化慢狀態如45億年前
|全球美國主導多國合作的火星探測器「洞察號」2022年結束任務後,傳回的數據持續帶來新發現。英國倫敦帝國學院最新研究指出,火星內部演化極慢,狀態幾乎與45億年前太陽系初期相差無幾,並可能在地殼下蘊藏大量水分。
-
研究:火星地函存巨量碎片 揭45億年前誕生史
|環境過往認為,類地行星的地函多是均勻分層,但刊登在國際期刊《科學》的最新研究指出,火星地函其實封存著如山般巨大的碎片,也就是45億年前火星誕生初期留下的殘骸。這項結論來自研究團隊對「火震」數據的分析。
-
NASA要求加快研發迷你型核電 擬用於未來月球、火星基地
|全球新一輪的太空競賽正悄悄展開,新型的核能科技可能是關鍵角色,代理美國太空總署(NASA)署長的尚恩達菲(Sean Duffy)這個月初發表一份NASA的內部備忘錄,要求加快迷你型核能發電機組的研究,希望能在2030年之前有具體成果,作為未來月球乃至於火星基地的電力來源。
-
世界最大火星隕石 1.5億元拍出創蘇富比紀錄
|全球現今地球上最大的1塊火星隕石,日前在美國紐約的蘇富比拍賣會上,以高達530萬美元,相當於新台幣1.55億元落槌成交。這顆重達24.49公斤的巨大隕石是2023年1名隕石獵人,在非洲內陸國家尼日的撒哈拉沙漠裡發現。由於它是透過未經授權的管道運往海外高價拍賣,尼日政府高度關切,也將展開調查是否涉及違法運輸與文物走私。
-
地球上已知最大塊火星隕石將拍賣 最高成交價估逾台幣1億元
|全球紐約蘇富比拍賣會16日將拍賣一顆目前發現最大的火星隕石,重量約25公斤,成交價預估可上看400萬美元(約新台幣1億1699萬元)。蘇富比指出,該隕石在非洲國家尼日被發現,體積是目前發現第2大的火星隕石2倍以上。
-
艾薩克曼獲提名任NASA署長 盼同步推動火星、月球任務
|全球美國總統川普提名42歲新創企業CEO艾薩克曼出任NASA署長,正待參議院審查。艾薩克曼無太空背景,與歷任署長截然不同。他出席任命聽證會時表示,NASA可同時推動重返月球與登陸火星,並強調美國必須維持太空競賽領先地位。
-
歐太空總署發射希拉探測器 捕捉火星與衛星戴摩斯合影
|文教科技2022年9月NASA成功執行雙小行星改道測試,之後由ESA在2024年10月發射希拉探測器,觀察被撞擊後的迪莫弗斯小行星。希拉在繞行火星過程首次使用高光譜成像儀,成功拍攝火星與衛星戴摩斯,效果令人滿意。
-
臺中火力發電廠火燒 切鋼筋出火星燒著塑膠
|臺中火力發電廠今仔(3/7)早起10點外,發生火災。廠方表示,這內面當咧進行新起的燃天然氣計畫海水通道工程,包商切鋼筋噴出火星,害塑膠枋著起來;也強調無影響著機組,也無人受傷。毋過,這層意外是一個月內第2層著火事件,台電也講會要求包商改善。(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