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試驗
-
丹麥藥廠研發減肥藥 號稱可降肥胖病患死亡風險57%
|全球生產糖尿病與減肥雙效針劑「瘦瘦針」的丹麥藥廠諾和諾德(Novo Nordisk),在8月31日發表新研究,聲稱自家的減肥藥,可讓罹患心血管疾病的肥胖病患,降低心臟病發、中風或死亡的風險達57%。
-
羊毛、人髮角蛋白修復琺瑯質 英國研究成果登期刊
|全球全球約有35億人受到牙齒疾病困擾,蛀牙與琺瑯質流失是主要原因。英國國王學院的最新研究,利用來自羊毛與人髮的角蛋白,跟唾液交互作用,形成類似琺瑯質的天然保護層,就能挽救琺瑯質無法再生的問題。
-
失智新藥欣智樂療效數據不足 專家不建議納健保
|社福人權衛福部今(2025)年核准2款失智症新藥,不過首款申請健保給付的「欣智樂」因長期療效數據不足,專家會議不建議納健保;另外一款「樂意保」因剛剛送出申請,是否納健保,預計明(2026)年第1季出爐。
-
美研發首款睡眠中止症口服藥 估明年向FDA提交新藥申請
|文教科技美國製藥公司Apnimed宣布,已完成首款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口服藥的第2次三期臨床試驗,預計在2026年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提交新藥申請,期望未來能取代現行陽壓呼吸器(CPAP)治療方式。
-
三陰性乳癌僅能化療 國衛院聯手清大研發抗癌新藥
|生活癌症連續多年蟬聯台灣10大死因之首,現在台灣抗癌藥物研發有重大突破,國衛院和清華大學聯手開發驅動蛋白KIF2C標靶新藥,為經過治療卻易復發的三陰性乳癌患者,帶來一線曙光。
-
膝關節退化呈年輕化趨勢 如何保持好膝力?【獨立特派員】
|生活衛福部統計,國人每6.5人就有1人有膝關節退化的問題,也出現年輕化趨勢。一般在治療上從一開始注射玻尿酸,到最後必須置換人工關節,然而人工關節的彎曲度有時會受限、影響行動。因此現今醫學臨床也發展出「截骨矯正」手術以及「軟骨移植」手術,以保膝代替人工關節。
-
健保擴大給付3癌免疫療法 6月上路估3400名癌友受惠
|社福人權為了提高癌症病人存活率及降低死亡率,健保署宣布再擴大免疫療法給付,可用於「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第一線」、「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第一線」及「早期三陰性乳癌」等,預估約有3400名癌友受惠,將以癌症暫時性專款支付,每年藥費約33億元,癌友一年藥費最多可節省247萬,預計今(2025)年6月上路。
-
2阿茲海默症新藥獲藥證 可延後惡化、估藥費至少150萬
|文教科技失智症治療又有重大突破,國外2大阿茲海默症新藥日前已取得我國食藥署藥證,台灣失智症學會正參考國外資料並擬定用藥指引。對此醫師表示,這2款失智症新藥適用於阿茲海默症的輕度認知障礙或輕度失智患者,早期用藥可延後病情惡化4到5年,不過估計藥費至少150萬元,最快今(2025)年6月就可自費用藥。
-
食藥署將禁病患處方箋傳中港澳 藥界憂:恐加劇缺藥問題
|生活為避免國人就醫、臨床試驗等個資外洩,衛福部食藥署日前預告草案,限制西藥批發與零售業者將病患處方箋等資料傳輸到中國及港澳地區,最快於民國115年實施。對此,藥界強調,藥廠不會將病人個資外洩給中國,但國產藥品原物料約有5成來自中國,新法一旦通過,缺藥問題恐加劇,並批評政策不應政治化。
-
美醫療公司養豬供移植用腎 掀虐待動物倫理爭議
|全球全世界各國都有許多病人正在等待一顆腎臟救命,而在美國有醫療公司培養出專門用在「腎臟移植」的豬,計畫展開數年的臨床實驗,但是這項計畫也引發是否虐待動物的倫理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