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
-
北市與學校自2017推青銀共居 現僅剩3學生遭質疑政策停擺
|生活截至今(2025)年7月,台北市65歲以上長者達到58萬人,超高齡社會來臨,而台北市政府2017年和文化大學合作,在陽明老人公寓推動「青銀共居」政策,每學期招收最多8名學生,每月租金僅3000元。但至今處於試辦狀態,且目前只有3名學生居住中,也被質疑「青銀共居」政策形同停擺。
-
熱浪來襲!──勞工、高齡長者如何因應高溫衝擊?【我們的島】
|環境炎炎夏日,氣溫屢創新高,面對酷暑,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躲進冷氣房,當極端氣候已經成為常態,高齡長者、戶外勞工,這些特別容易受到衝擊的高風險族群,該如何因應?
-
極端氣候災情頻傳,老弱偏鄉該怎麼自主防災?【獨立特派員】
|地方八月初,西南氣流帶來超大豪雨,受重創的民眾,有不少還是七月中度颱風丹娜絲的受災戶。他們多是老弱同住、老老相依、甚至是獨居老人,導致地方自主防災的動員力和能量都不夠。面對極端氣候,未來很可能有超越過去紀錄或人力所能應對的、更大規模的災情。該如何自主防災?
-
美國老人安養院大火釀9死30傷 倖存者批員工獨自先逃
|全球美國麻州一處老人安養公寓,13日晚間發生火警,許多行動不便的長者逃生不及,造成9人死亡,30人受傷的重大慘劇。有住戶痛斥,安養機構把行動不便的輪椅族長者安排在3樓,白白葬送更多生命;而建築設備老舊,火災發生時員工卻獨自逃生,也受到批評。
-
高齡駕駛引關注 民團:換照制忽略長者交通需求
|生活近期接連發生高齡駕駛意外,交通部正規畫,下修高齡換照年齡。不過有學者直指,自我國實施換照以來,75歲以上駕駛事故量並沒有顯著下降。民間團體認為,換照僅管理駕照,但可能忽略長者交通需求,若沒有可替換的公共運輸提供,無照長者有可能還是會冒險上路。
-
博愛座改「優先席」三讀通過 適用對象不限老弱婦孺
|社福人權立法院會今(15)日三讀通過《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53條修正案,把博愛座改成「優先席」,適用對象不再侷限老弱婦孺,而是開放給所有有實際需求的人。有身心團體認為,像是洗腎者或癌症患者這種可能看不出來的民眾,建議可以採用優先席貼紙,讓有需求但不好意思開口的人也能保有權益。
-
視障、年老又獨居 生活風險遽增
|社福人權在台灣,有一群人年老、獨居又是視障者的多重障礙族群,因為看不見導致生活風險較一般人還要高。但是從政府組織到民間社福團體大部分是以單一需要或單一族群為服務單位,讓獨居視障老人得到合理的照顧需要跨單位整合資源。然而,台灣長照資源從經費到人力都吃緊。政府正在規劃長照3.0,需要正視與日俱增的多重障礙族群的需要,才能更合理將資源分配到需要的人。
-
民團籲高齡者移動權入法 交通部:研議更細緻做法
|社福人權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高齡者的交通需求兼顧獨立性、生活品質與安全刻不容緩。立委、老盟和學者8日上午提建言,包括高齢駕照換照引進階段性的認知測驗,由政府全額補助上駕訓課再換駕照,並強化移動權保障。
-
北市僅3千獨老裝緊急救援系統 社會局允加強救援系統
|社福人權隨著人口老化,台灣的獨居老人問題也急速升溫,有民代指出,北市2008年推出「緊急救援系統」,但北市5萬多名獨居老人中,因為安裝條件必須是列冊獨老,僅有3000多名的獨老安裝。社會局表示,有部分長者認為生活還可以自理或是擔心被貼上獨居標籤,不願接受列冊,未來會加強推廣緊急救援系統,也會擴大獨老關懷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