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
-
極端氣候災情頻傳,老弱偏鄉該怎麼自主防災?【獨立特派員】
|地方八月初,西南氣流帶來超大豪雨,受重創的民眾,有不少還是七月中度颱風丹娜絲的受災戶。他們多是老弱同住、老老相依、甚至是獨居老人,導致地方自主防災的動員力和能量都不夠。面對極端氣候,未來很可能有超越過去紀錄或人力所能應對的、更大規模的災情。該如何自主防災?
-
美國老人安養院大火釀9死30傷 倖存者批員工獨自先逃
|全球美國麻州一處老人安養公寓,13日晚間發生火警,許多行動不便的長者逃生不及,造成9人死亡,30人受傷的重大慘劇。有住戶痛斥,安養機構把行動不便的輪椅族長者安排在3樓,白白葬送更多生命;而建築設備老舊,火災發生時員工卻獨自逃生,也受到批評。
-
高齡駕駛引關注 民團:換照制忽略長者交通需求
|生活近期接連發生高齡駕駛意外,交通部正規畫,下修高齡換照年齡。不過有學者直指,自我國實施換照以來,75歲以上駕駛事故量並沒有顯著下降。民間團體認為,換照僅管理駕照,但可能忽略長者交通需求,若沒有可替換的公共運輸提供,無照長者有可能還是會冒險上路。
-
博愛座改「優先席」三讀通過 適用對象不限老弱婦孺
|社福人權立法院會今(15)日三讀通過《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53條修正案,把博愛座改成「優先席」,適用對象不再侷限老弱婦孺,而是開放給所有有實際需求的人。有身心團體認為,像是洗腎者或癌症患者這種可能看不出來的民眾,建議可以採用優先席貼紙,讓有需求但不好意思開口的人也能保有權益。
-
視障、年老又獨居 生活風險遽增
|社福人權在台灣,有一群人年老、獨居又是視障者的多重障礙族群,因為看不見導致生活風險較一般人還要高。但是從政府組織到民間社福團體大部分是以單一需要或單一族群為服務單位,讓獨居視障老人得到合理的照顧需要跨單位整合資源。然而,台灣長照資源從經費到人力都吃緊。政府正在規劃長照3.0,需要正視與日俱增的多重障礙族群的需要,才能更合理將資源分配到需要的人。
-
民團籲高齡者移動權入法 交通部:研議更細緻做法
|社福人權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高齡者的交通需求兼顧獨立性、生活品質與安全刻不容緩。立委、老盟和學者8日上午提建言,包括高齢駕照換照引進階段性的認知測驗,由政府全額補助上駕訓課再換駕照,並強化移動權保障。
-
北市僅3千獨老裝緊急救援系統 社會局允加強救援系統
|社福人權隨著人口老化,台灣的獨居老人問題也急速升溫,有民代指出,北市2008年推出「緊急救援系統」,但北市5萬多名獨居老人中,因為安裝條件必須是列冊獨老,僅有3000多名的獨老安裝。社會局表示,有部分長者認為生活還可以自理或是擔心被貼上獨居標籤,不願接受列冊,未來會加強推廣緊急救援系統,也會擴大獨老關懷體系。
-
-
台東頻傳老人走失 縣府力推智慧穿戴救援系統
|社福人權台東縣偏鄉老人走失事件頻傳,台東縣政府從110年推廣智慧型穿戴式緊急救援系統,幫助弱勢老人在家或外出發生意外能緊急通報照護中心,今(2025)年更擴大包含老老照顧或是有子女但無力照顧也可以申請,而且每個月只要450元,中低收入戶還可全額補助。
-
長照機構推動安寧療護,助獨居長者在地善終【獨立特派員】
|社福人權生命的最後一程要如何走完,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課題。彰化縣的衛福部彰化老人養護中心,目前收容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長者為主,為了讓罹患末期疾病的住民,避免無效又痛苦的治療,以及能夠在地善終,養護中心在10多年前開始推廣安寧療護,一起來看看他們推動的過程及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