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機構內集體染疫的事件,時有所聞。尤其是被照護者,身體大多孱弱,一旦病毒入侵機構,重症率也相對較高。究竟,長照機構該怎麼防疫?台灣長照工作人員對疫情的認知是否足夠?疫情期間,有長照需求的老人家或弱勢,又需要什麼服務來幫他們度過難關呢?
為讓偏鄉孩童能有更多教育資源,出身在雲林元長鄉五塊村的蔡宗翰,將父親所留下閒置豬舍、雞舍與農地共約5分用地,提供給基金會將打造成雲林守望幸福園區,現在基金會自籌4500萬經費,正在建造教室、宿舍、餐廳與行政大樓等,預計今年11月完工,明年寒假開始提供弱勢學生免費課輔等服務。
音樂的旋律多變化,會當演奏生活的各種滋味。為著欲予偏鄉的囡仔也有豐富的音樂資源,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對舊年開始,辦理偏鄉音樂巡演計畫,透過音樂家的演奏佮分享,共音樂聲傳送到臺灣每一个所在。
在疫情稍緩的地區,逐漸開放面對面授課。但在菲律賓南部的偏鄉地區,還有許多學校至今尚未開放,為了不讓孩子的學業中斷,一群志工發起了一項計畫,打造移動教室,帶著教具和課本到偏鄉上課。至於香港,現在因為疫情升溫,學生從3月7號起,提早放暑假,而教室也被改成篩檢站,協助政府實施全民檢測。
今年5月中本土疫情爆發,中小學全面停課,緊接著就是暑假。兒福聯盟公布最新調查指出,偏鄉兒少只有3成3有自己的線上學習電腦或平板,5成2兒少家中有網路連線。有2成5兒少認為,線上學習跟不上課業進度。
公路總局,在偏鄉推動,以計程車替代客運車的公共交通工具,叫做「幸福小黃」。目前在台東縣,有11個據點,今(23)日又在東海岸的成功鎮,設立第12個據點,但這個據點,提供的服務和其他地區不同,整個鎮都是服務範圍,而且車資和客運票價一樣。
嘉義縣山區佮海區,路頭遙遠的學校,因為所在遠,讀冊的人數閣無夠濟,所以課本以外的教育資源會較欠缺,這馬有一寡企業佮民間單位,佇偏鄉的學校推廣課程計畫,希望增加囡仔學習的機會佮空間。
雲嘉南地區熱心的民間人士,做伙成立的「校園幸福列車」,最近來到嘉義阿里山較遠的茶山國小佮山美國小,毋但送予學校加菜金,閣邀請石距丸仔的擔仔來學校,請囡仔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