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
-
巴氏量表釀醫療暴力 廢除鑑定聲浪起
|社福人權根據勞動部統計,台灣目前約有22萬個家庭使用外籍看護工,但是想要申請外籍看護,第一關就得經過醫師評估,取得巴氏量表通過,日前有位三總醫師就因拒絕幫病患開立鑑定,遭家屬毆打,對此有長照專家表示,鄰近的香港、日本等國家地區,都沒有用巴氏量表當作聘雇移工的標準,因此主張廢除量表評鑑。
-
雲林長照站突關閉 負責人遭控欠照服員薪資、向長輩借錢
|地方因應超高齡化社會,政府積極推動長照據點,但近期雲林北港有巷弄長照站黃姓負責人,領完補助後卻積欠照服員薪資,從2個月前就失聯,導致長照站被迫關閉。對此雲林縣衛生局表示,除協助36名長者轉介到適當的服務據點,也輔導照服員循正常管道向法院提出告訴。
-
鼓勵序大運動 "行路換賞禮"手機遊戲鬥顧健康
|國立中正大學,設計一種、老人的運動遊戲,序大去到校園內底,用手機仔掃QR CODE,行路去揣後一个點,行路的時間、行幾步等等的資料會自動傳去線頂紀錄運算,逐個月閣有獎勵,鼓勵老人加出來戶外振動,嘛了解家己的體能狀況。(此新聞標題、前言、內文全臺文)
-
嘉義樂齡中心成果發表 序大展作品.演音樂劇
|嘉義縣為著欲鼓勵序大佇樂齡中心的學習,邀請18个鄉鎮的樂齡中心,做伙舉辦成果發表。除了展現教學成果,閣有展覽佮表演,予序大有發揮學習的舞台,鼓勵閣較濟序大會當行到戶外,增加社會參與。
-
長照移工需求增如何留才? 學者:可規劃專業認證或進修
|生活全台有80多萬人口屬於失能失智者,以台北市為例,有長照需求的家庭,僅有4成請到外籍家庭看護。隨著超高齡社會即將來臨,移工需求將越來越大,如何留才也是接下來要面對的課題。學者就建議,可以對移工規劃專業認證或進修等機制,依照顧專長,選合適雇主媒合。
-
候選人首重補足長照據點 民團促重視村里互助功能
|社福人權下週六(26日)就是九合一大選投票。國內九大民間團體對21縣市長候選人發出「長照考卷」,結果發現,候選人多以補足長照據點為誘因,反而忽略既有村里、宮廟等互助功能。民團呼籲政府,能仿照日本有「照顧安排假」,讓照顧者達到「照顧不離職」的目標。
-
九合一大選/陳時中推婦女政策 蔣萬安促高齡長照補助款
|政治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今(8)日發布「婦女政策」,提出親職分擔、保護人身安全不分性別與自我實現政見,盼能促進性別平權,減低爸媽育兒負擔。他也劍指射出長照3箭的對手、國民黨台北市長參選人蔣萬安是醫療法規門外漢。對此蔣萬安表示,他希望成立3億高齡長照補助款,不管是透過聯醫系統或民間力量來增加長照床位。
-
精神病人長照示範計畫行2冬 專家提議繼續辦
|政府實施長照2.0已經五年外,衛福部也有精神病人長期照顧的示範計畫。立委王婉諭今仔日召開公聽會,真濟專家攏希望這个示範計畫會使繼續辦落去,予特殊的精神病人有專門的長照中心佮服務。毋過衛福部的官員煞認為,精神病人佮入去一般的長照中心,才是會當洗清精神病人的䆀名聲。
-
如何防疫過難關?長照單位的挑戰。【獨立特派員】
|社福人權長照機構內集體染疫的事件,時有所聞。尤其是被照護者,身體大多孱弱,一旦病毒入侵機構,重症率也相對較高。究竟,長照機構該怎麼防疫?台灣長照工作人員對疫情的認知是否足夠?疫情期間,有長照需求的老人家或弱勢,又需要什麼服務來幫他們度過難關呢?
-
長照也要精準,喚醒長者生活期盼來延緩失能【獨立特派員】
|社福人權精準長照有別於精準醫療,並非要將人的失能治好,而是讓更多人可以過有意義、快樂的生活。隨著超高齡社會的到來,未來會有更多比例的長者需要被照顧,但與其讓照護成為沉重壓力,不如思考如何讓長者可以對生活有期盼的動力,而能夠適度照顧自己也支持他人。社會時空不斷改變,台灣的長照理念也在不斷進化中,同理與用心同時實踐,才能豐富彼此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