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位化時代,不管是購物、轉帳或申請文件都比以前方便,但是這種便利對許多長輩來說,可能反而是困擾,因為覺得陌生乾脆直接放棄。南韓媒體形容這些老人是「數位輟學生」,為了幫助他們適應現代科技,政府和社福機構推出各種相關服務和課程,協助長輩們輕鬆上手。
高雄市林園區許多煙囪林立的石化工業區,成為民眾既定印象,但是這裡有漁業發展出來的媽祖海上巡香的活動,也有百年楊桃樹的故事。林園圖書館結合在地的學校、社區等資源,推動藝術教育以及展演活動,對象不管是學童也好,高齡者也好都可得到陶冶,也讓更多民眾認識在地的歷史文化。
雲林老人人口老化嚴重,有許多鄉鎮都設有日托中心,提供空間進行衛教、家庭照顧與延緩失能等課程,但雲林莿桐日托中心,硬體設施至今已使用40年,不僅牆面、地面多處龜裂,連屋頂都有漏水等問題,經公所向雲縣府反映會勘,縣府將補助365萬元整修,預計下半年就能完工。
Taipei's meal program for seniors will end on Dec. 31. In response to calls for the program to continue, Taipei City Mayor Chiang Wan-an said an announcement would be forthcoming from the social affai
台北市里辦共餐專案在2022年底就會結束,預計有80個里辦據點,4558位長輩的共餐機會受到影響。里長呼籲新市府繼續舉辦,台北市長蔣萬安回應有聽到基層心聲,會請社會局說明。台北市議員簡舒培則要求副市長林奕華趕快上任,不要犧牲長輩權益。
棒球毋是少年人的運動。臺中今仔日就有一場棒球交流賽,參賽的60名球員當中,內面上資深的就有一个是88歲的成員,也有9歲囝仔來參加,分做兩隊來車拚。籌辦活動的弘道老人基金會表示,希望透過濫年齡分組的方式,予老中青三代體驗運動佮團隊的精神。
雲林縣65歲以上人口比例接近20%,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為了讓長輩能就近在地健康運動,從109年到目前已累積在雲林山、海線,設立11處銀髮健身俱樂部,長輩能經過評估透過個人化訓練,進行正確且適度運動,打造專屬於長者運動環境,提供更好的健康照護。